2002年《中国文艺》栏目摄制了系列文艺片《除夕夜》,该片以浓浓的人情、乡情、亲情为主旨,展现了《除夕夜》春节晚会为国人带来的愉悦。该片播出后,在国人中间引起强烈共鸣。为了在2003年春节期间再为国人献上一道精神大餐,《中国文艺》编导牟卫红等人走遍长江南北,遍访各式家庭制作了十集文艺专题片《家》。
家是人们的避风港。每逢春节来临,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回家。回家过年,与亲人团圆,是我们每一个,尤其是远离家乡的游子所渴望的的。家,让我们有了那份亲情;家,让我们多了那份心中的惦念;家,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那份关爱。我们《家》摄制组采访了不同的家庭。在这次采访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身在何方,家都是每个人心中永远不变的牵挂。人人自古有个家,家家都在过日子,岁月悠悠,家的故事也就永远说不完。
年近岁末,刚在北京采访完了一个在北京过年的台湾同胞,整个摄制组激动的心情还没有平静,就又赶往山东省栖霞市的庙后镇“骂阵口”村。
我们摄制组一行人一踏上征程就赶上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在火车上摄制组的人望着窗外的大雪不禁议论起“骂阵口”村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栖霞是全国有名的苹果之乡,每年全国都有无数的客商来这里采购苹果。前些日子栖霞还在北京农展馆办了一个苹果节,广交朋友呢,可这个“骂阵口”村还是没有人知道。听这个名字好像这个地方历史上对外人并不友好,大家在议论中坐了一夜的火车顺利的到了山东省栖霞市。
在栖霞市,我们面对好客、热情的主人没好意思问“骂阵口”村的来历,还是支部书记主动给我们介绍了 “骂阵口”村名的来历。他告诉我们说:“传说唐二主征东时,大队人马就住在栖霞镇的西夼村,原名宿夼,前锋在此对阵,两兵相交,不动刀枪唐军采取大骂北国兵的方法,一开始北国兵还没有在乎,但骂了几个时辰把北国兵的斗志骂没了,结果北国兵不战自败。从此这个村就有现在的‘骂阵口’这个名字了”。宣传部的同志看我们听得入神,话锋一转说:“你们听到这个故事,是不是有点后怕呀,一定以为村庄里的人非常霸道,或者至少还会留一点野蛮吧。”
怀着一种好奇的心理,我们的车驶进了这“骂阵口村”,栖霞的雪已经积了半尺多厚了,整个村庄白茫茫的一片,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都挂着红火火的灯笼,乡亲们站在道路两旁迎接着我们,灿烂纯朴的笑脸衬上红红的灯笼,煞是好看,一幅农家好风景在我们眼前展开了……
村民刘成海的家有六口人,上有二老,下有两小,还有那贤良勤劳的妻子。 一家三代人和和睦睦地共同住在一个农家小院里,公公婆婆通情达理,媳妇孝顺懂事,一家人勤勤恳恳地硬是用双手将这六口之家浇灌得富足美满。过年的时候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穿着那漂亮的新衣服,荷包里总是装满了好吃的好玩的,还有那长辈们发的压岁的钱,他们无忧无虑和小伙伴聚在一块儿在村庄里的小巷子里放鞭炮,那辟辟啪啪的鞭炮声为乡村增添了过年的喜悦心情。而妻子和婆婆可就忙开了,剪窗花,包饺子,还要做一种山东非常有特色的大花饽饽,这种大花饽饽形状各异,女主人告诉我们,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见到妈妈在蒸,出嫁以后就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出各种各样的花色,进行雕花,染色,还能捏成龙啊虎啊的,根据饽饽的外形为它们起了各种名字:丰收果实、锦上添花、百鸟争鸣、佛手双钱,龙腾虎跃、大团圆等,这些别具特色的名字,寄托着农家人希望岁岁平安,富富有余的美好心愿。都说胶东妇女巧得很,此话真是不假,这种饽饽精致得如工艺品般,以至于我们同行的一位小伙子看到那精美绝伦的“花饽饽”后,惊问到:“这是塑料的吗?”
让我们称奇叫绝的还有那看得人眼花缭乱的织花边,剪刀在她们手中如行云流水,片刻精致漂亮的绣花已展现在眼前。一位叫刑翠云的剪纸农妇已经65岁了,她的剪纸在村里是很出名的,不光剪得快剪得好,剪纸中还颇有点大艺术家的味道。她告诉我们在她很小的时候看着窗上贴的花很漂亮,就拿起块纸来剪,想到什么就剪什么,也没有学过什么美术,就凭着自己的想象剪,一闲下来就拿起剪刀剪,给小孩就剪个花鸟,给别人结婚的就剪个喜字,过年过节就剪个福字……也不收钱,当做礼物送给乡里乡亲们,一直到现在,家人都很支持她,看到乡亲们家里都贴有她剪的窗花,她就特别开心。
胶东妇女心灵手巧是没得说的,但男人们也不差,除了平时干好农活以外,过年的时候,男人们写春联,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把个小村庄装点得红红火火,年味浓浓,就跟他们的小日子一样。
刘成海告诉我们:“只要人不懒,我相信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采访结束了,我们怀着依恋的心情离开了“骂阵口”村。当我们正准备上车离开时,主人将蒸好的花饽饽分箱装好搬到了我们的车上,并一再嘱咐我们一定要带到北京,带到中央电视台。在车上我们再一次看着每家每户屋檐下红红的灯笼,看着向我们招手送行的乡亲们,我们心里感动之情油然而生。摄制组人员不禁唱起了《家》系列片的主题歌:“人人自古有个家,家是亲情最浓的地方,有话尽管说,有歌随意唱,宽容如明月,真诚像太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