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奖会上,一部诗集成为评委们争相阅读的作品,委员会以12:1的投票比例将当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这部诗集的作者。这也是瑞典文学院第一次将诺贝尔奖颁给一个东方人。当时,一些西方媒体抱怨委员会不应该将这份荣誉授予了一个“名字拗口、不见经传的亚洲人”,但是,大部分读过这部名叫《吉檀伽利》的诗集的人都对这次授奖感到非常满意,他们将诗集的作者称为“东方圣人”,这个人就是罗宾德拉纳德·泰戈尔。
1924年,泰戈尔来到中国,他的到来在当时的中国文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以蔡元培、梁启超、胡适、徐志摩等人为代表的一部分文人对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为恭贺老人64岁华诞特地举办了庆祝活动,梁启超还送给他一个中文名字“竺震旦”。“竺”指天竺,也就是印度,“震旦”则是印度佛教对中国的称呼,泰戈尔为自己这联结了两大民族的新名字,感到自豪,他说:“相信我前世一定是个中国人”。离京时,护送他的人问他:“您落下什么东西没有?”他回答“没有,除了我留下的一颗心……
请收看7月22日 22:50 CCTV 科教频道《人物》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