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三年,清政府重修三海,当时的三海指的就是今天的中海、南海和北海。当年的京城中有八个大的官木厂专门承揽皇家工程的修建,民间号称“八大柜”。而主持这次三海修缮工程的正是八大柜中的首柜——兴隆木厂。
在修建的过程中,由于国库紧张,一笔三万多两的木料费用便先由兴隆垫付,为此户部还专门立了一张来年再付的欠据,不料几年之后义和团运动爆发,这笔原来在国库里算不了什么的开支便一拖再拖,直到2002年我们看到了这张永远也无法兑付的一纸空文。而它今天的主人正是兴隆木厂的第十四代传人马旭初。对于这张欠据,祖父曾跟马旭初讲,这是他很不容易得来的,它的价值相当于奖品,跟现在的奖状一样重要,所以马旭初他们这一辈从小就知道这张纸的重要性,从来不去摸它动它。
当年承接建故宫工程的主要有四人: 蒯祥、梁九、马天禄和雷发达。这四位都有档案被记录在册。蒯祥、梁九和雷发达后来都升了官,而马旭初的先祖一直是在经营木厂。马旭初的祖父马绍英老先生参加修皇陵的时候,兴隆木厂进料:青白灰两万二千斤、大新样砖一百五十块、尺二方砖五十块。当时工部把工程项目布置下来, 官木厂承揽做出预算后就去户部领取银两了。马旭初回忆说工程耗资总数他并不清楚,但据当时亲眼目睹从户部往外运银两的壮观场面的老人讲,拉银子的车队,尾在户部(今历史博物馆)头就已经到了兴隆木厂了,而兴隆木厂旧址在今天西四牌楼以西。修建三海工程时情景也差不多。三海工程,兴隆木厂垫付三万两白银,不能向朝廷伸手索要,然而马旭初的祖父成为常务董事,马家得了董事票,于是马旭初他们得以免票游玩,马旭初便把买不起票的同学们都带进去一起玩。
少年时代马旭初十分爱车,他想学开车,可他当时年纪太小,身量很矮,踩不到油门和刹车,结果他就在脚底绑上厚厚的两块木头,坚持着学会了。 那个时候马旭初父亲也承建了很多的工程,比如雍和宫的牌楼、国子监的牌楼、北海的金鳌玉栋牌楼。还有的工程是整修牌楼,例如把牌楼原有的金丝楠木换成钢筋混凝土。每逢这些时候,马旭初都要去现场观摩、学习。修天坛、东便门角楼等等这些工程时马旭初都在场。
马旭初的祖父母在汇丰银行为马家的每个男孩都存有美金,作为他们出国留学的费用。而后来马家却只有马旭初一个人没有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