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本周内容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创作随笔     精彩回顾         



《今说孔子》(下)


  上期节目我们对“天下第一人孔子”已有了比较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将会领略到孔庙、孔府和孔林的不同凡响之处,它们分别是孔氏家族的庙宇、府邸及墓地。应该说曲阜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唯一的一个以家族为中心而展开建设的城市。到过曲阜的人,记忆最深、最迷恋的可能就是她散发出的浓郁的人文氛围。

  在孔子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78年,鲁哀公以孔子故居三间“因以为庙”,“岁时奉祀”,“内藏孔子衣冠琴车书 ”,这是最早的孔庙。从秦败亡的教训中得到启示,迫切需要一种适合于维护和保证其统治的思想来充作意识形态。经过选择和品评,终于在汉武帝时“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元前195年,刘邦到曲阜杀了一头牛,亲祭孔子,后世认为“汉家四百年基业全在于此”历代帝王纷纷效法刘邦,尊崇孔子,孔庙自然也不断扩建。

  孔庙本身的建筑规格也反映孔子地位的崇高。

  沿曲阜大成路北行,穿过327国道,苍桧翠柏夹峙的道路便是孔庙的神道。如龙如虬的古老松柏营造出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漫步道上,远眺突兀的城门、流光耀金的殿顶,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孔庙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曲阜符号性的主题,它准确地反映了孔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在这里,一切故事、一切交往都曾发生过。你身处此地,随处仿佛都在振荡着历史的回声。

  岁月沧桑,在封建社会,受祭祀的孔子永世不倒,孔庙也几易其建筑,越来越宏伟。走在孔庙阳光斑驳的甬道上,仿佛在时光中倒退了许多年。

  在孔庙前三进的引导性院落中,只有一些规模较小的门坊,但每一进院落又都有墙垣环绕,正中穿过柏树林和重重的牌坊、门道的甬道,既让人感受到了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子思想的深奥。第三进院落以北,也就是第四进院落前的孔庙才开始布置建筑物,建筑多为黄瓦,与红墙绿树相映,象征着孔子的丰功伟绩,世人难忘。在孔庙里走一圈,你会觉得在它恢弘富丽的背后,带给你的是更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庄严肃穆。仔细想想,你会悟出来,孔庙里所有的一切又代表着一种理性和秩序。

  那严谨的三路布局、规整的九进院落,无不显示着主次分明,井井有序;那庞大的占地、层层的庙院,无不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权利与威势;那金碧辉煌、重檐九脊,无不意味着庙宇主人旺盛的生命力;就是那苍翠的桧柏、黄瓦红垣,也不失其可望不可及的气势。即使夹于这庞大精美、庄严肃穆建筑中的点缀小景,也只是以其幽深雅静,减少了几分森严,却又使得这种格局更加和谐。

  孔庙随处可见的这种在理性支配下的井井有序,其实当我们行走在昔日的皇家宫殿故宫里时,就会发现它们之间许许多多的相似之处!故宫是一座黄瓦红墙的建筑群,宫内的重要建筑同样分布在南北垂直的中轴线上,其它建筑分东西对称分布。整个宫殿的设计和布局都表现了封建君主的“尊严”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孔庙最后续建完全完毕在封建社会的晚清时代,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为笼络人心,更要祭祀孔子。现在的孔庙,神龛之前烛火通明、香烟缭绕的场面已很难看到,庄严肃穆的气氛却一如往昔。它辉煌的殿堂和精美的艺术,还是让我们受益无穷。

  孔庙给人以布局严谨、结构规整的感觉,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建造中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中轴线,重要建筑都在这条线上,其它建筑分东西分布。

  三大主体建筑奎文阁、大成殿、寝殿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大成殿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庙并称东方三大殿,

  除了孔子外,大殿里还供奉着另外四大圣人和十二先哲。(四圣是颜子、子思、曾子、孟子;十二先哲是子贡、子路、冉求等11位孔子的弟子,另一位是朱熹,他因释解四书五经有功,被封为先哲,历史的舞台上总是不断变换着新的角色,可著名的孔府历却因为孔子成了不倒的“公侯”,经70多代、2000多年长盛不衰。

  孔府,这是一个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户人家”,也是中国和世界上最古老的贵族之家。每当人们光临曲阜亲眼目睹这一家族昔日辉煌的时候,都会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能度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甚至比那些称孤道寡的帝王之家还要长久?

  孔氏家族开始受益于孔子是在西汉初年,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时候开始的。公元前195年,刘邦“自淮南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同时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开帝王祭孔先河。以后虽朝代更迭、皇帝变换,但由于尊崇孔子的政策未变,孔子家族一直保持了这种特殊地位。一些皇帝还亲临曲阜,或祭拜孔子、临幸孔氏家族;或晋谒孔庙、孔林,孔子及嫡裔的封号也越来越高。家族中的一些人还被授予了相应的官职,甚至仕至高官。1055年,宋仁宗封孔子46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它的意思就是世世代代永衍续。后来孔府也称“衍圣公府”、“圣府”,成为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邸。

  孔府和孔庙毗邻,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也就是“衍圣公”处理府务和居住的地方。和孔庙一样,孔府也是三路布局、九进院落,置身其中,人们感受到的仍然是井井有序之下的理性和威严。这个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房463间的庞大住宅,前为官衙,后为住宅。所有的建筑是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门窗屏栏古色古香,雅致庄重。

  每当清晨的阳光照入孔府,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显赫的贵族府邸便显得愈加威严。明代大学士、太子太师严嵩题写的“圣府”两字刚劲雄厚,更为孔府增添了气势,也表明了这个家族作为政治世家和政治不曾间断的密切缘分。

  孔府大门两旁的对联,粗看之下与普通对联没有什么不同。但细看,就会发现其中的“富”字缺了上面一点,“章”字下面的一竖又出了头。难道是写对联人的笔误?不是,这是一种别有深意的安排,它表示的是孔家富贵无边、文章能够通天,十分形象地反映了孔氏家族在中国的特殊地位。

  确如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所说:“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是包括152座殿堂的古建筑群。它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两千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孔子以他的思想使我们感受到了博大精深,孔府则是体现了它在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历史价值。

  在孔府的三堂之后,有一道内宅门,把整个建筑群隔成了两个区域。内宅门里就是“衍圣公”及家眷居住、活动的地方我想,从孔府后门出来,你肯定有种渴望:去孔林!

  在曲阜的“三孔”中,有“一孔”是孔林。孔林亦称宣圣林、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占地3000多亩,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持最完整的一处家族古墓群。林内古木参天,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自孔子开始,这里连续不断地埋葬着他的子子孙孙,至今已有76代,已超过10万人埋在了这里。现在的孔林相当于曲阜县城的两倍,即使在世界上它的规模也是罕见的。

  高高的洙水桥,拱起如虹,和孔子墓前高高的台基相呼应,遮挡了人们的视线,增加了孔子墓的幽深感。在三间墓门上,都施门钉9排,每排9个,这是最高等级的装饰,一如皇宫的正门。远望孔子墓,就像隆起的马背,它被称为“马鬃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在金兵南下的动乱年代,孔子墓险遭盗掘,幸被金将完颜宗翰阻止,得以保存完好。

  除了孔子,孔氏家族中涌现出许多人才,在各个朝代、多种领域里尽展才华,共同构成了这个庞大家族的名人群体。孔子子孙大多以诗书传家,恪守礼教,给世人留下了值得称颂的事迹。相传汉代孔霸曾三辞相位,汉末孔融4岁让梨。元代时的孔洙把“衍圣公”之位让于北宗子弟,更是世传佳话,感动得元世祖忽必烈称赞说:宁违荣不违道,此乃真圣人后也!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被葬入孔林,但丝毫也不影响他们作为孔子裔孙的地位。显而易见,孔氏家族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家族,除了与政治的姻缘外,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家族内部代有英才、名人辈出,始终在维系着家族的地位。

  现在的曲阜,还有“阙里圣裔有十万,曲阜无孔不成村”的说法。也就是说,曲阜每3户中有1户为孔姓,每5人中有1人是孔子的后裔。以孔子后裔为主体的孔姓在全国约有400万人。许多在海外的孔氏后裔也经常赴曲阜祭祖,以示不忘源出曲阜。

  孔林迄今为止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规模之大真是出人意外。

  这个和孔子的64代孙、清代著名戏剧家、文学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有着直接关系。《桃花扇》对于大家来说是耳熟能详了,是中国古代经典剧作之一,是一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孔尚任由于受到康熙的赏识,在当时步入了官场。35岁之前的孔尚任隐居在曲阜的石门山,自盖草房三间,名曰“孤云草堂”。他好学,极聪明。孔氏家族和皇朝间的关系渊源深厚。于氏本是康熙的女儿我们在孔府里的“慕恩堂”也看到她的牌位,此堂专为纪念她而建。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思把人类的起源阶段称之为“轴心时代”,他认为自轴心往后的文明发展都会受到起源阶段思想的辐射和影响。所以欧洲人总是喜欢回顾古希腊时期,而中国人也总是爱回顾春秋战国时期。因为人类的童年时代具有“永久的魅力”。

  对于古老的中国来说,历史悠久又一脉相承,没有过间断和转移,所以今天的我们依然能读懂数千年前的文献资料,古代经书上的格言警句也同样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今天社会的传统基础。

  社会的重大变化和阔步前进,新的时代要求和挑战,都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它表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2002年10月25日,江泽民访美期间在布什图书馆发表的演讲。他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英国的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文化有着长期的历史连续性和独特性,并隐含不少近代科学的因素,对世界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他热诚地讴歌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来读读他的赞诗吧:

  我希望,我希望,我的中国朋友们,

  要保持孔夫子对人的信念,正义的信念,

  一切为了公平和正直,一切为了仁爱和学问;

  我祈求,我相信,人们会埋葬弹药,不再挑起战争。

  …… …… …… ……;

  实现全人类的人道主义精神,

  到那时候,全世界可能依靠中国的传统得救。

  在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和英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中,都不约而同地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美国著名学者波拉克说得好,孔子有永恒的智慧,这种智慧属于全世界。这都是对孔子的极高评价。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社会的基础,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把科学文明和人文精神相结合似乎也成为大势所趋,这可能也是我们今天研究孔子、学习孔子的目的。

  科学发展一定要和人文精神相结合,否则会带来危害。追忆是昨天与今天的对接。从孔子的思想,从孔庙的发展,从孔府的衍续,再从延时最久的家族墓地孔林,你会发现:历史在这里浓缩,文化在这里延伸,建筑在这里生辉。同时,我们也将传统文化的的博大精深牢牢记在了心里,我想,这是我们节目结束时,大家共同的感受。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