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古代流传下来的地名,都有它的来历。太原市郊区的古迹名胜晋祠,不仅所处位置大有讲究,晋祠本身作为周朝的、我国最古老的祠堂建筑群,同时也作为唐宋时期以前的古典园林,都是中国之最。几千年的建筑群能保存到今天,这不仅因为山西省历史文化悠久,还因为山西省有高山大河环抱、这样非常独特的地理优势。
晋祠正门旁边,就有泉水流淌,称作晋水。为什么叫晋水、晋祠,旁边的古城叫晋阳,古代属晋国,大概都和这流淌了亿万年的晋水有关。远古时期,晋祠东面是一大片晋泽,也叫晋阳湖,晋祠东门口的地名就是大泊堰,是湖泊的边沿,晋祠泉水从悬瓮山流出,直接“进入”晋阳湖,因此取名“晋水”,用来表示“进入”的意思。古代人们“择水而居”,选择了这个位置,而且以晋水为根据,晋祠、晋阳、晋国,都用了这个“晋”字。
沿着流淌的晋水,就能找到难老泉源头。清彻的山泉喷涌而出,如白练飞展,似琴筝合鸣,聚散不定,飞湍流急,泻入碧水清潭,激起万千水花,晶莹透彻,长流不息。
站在南老泉源头四面眺望,晋祠重楼高阁,林木苍郁,亭桥点缀,泉水环绕,一派北方园林景色,却又颇具江南园林风韵。一到春天,人们纷纷结伴成群,前来踏青赏春,同学少年,文人雅客,更为此增添无限风光,所以,晋祠历朝历代都被誉为“三晋第一名胜”。来过晋祠的人都知道剪桐封弟的故事。周朝时期,周武王的儿子继位后,唐国叛乱,有一天,周成王把梧桐叶子剪成玉圭的形状,对弟弟叔虞说:“把这个玉圭给你,封你去作唐国的诸侯吧”,当时史官就请周成王选择吉日正式封侯,周成王说:“我这是和叔虞开玩笑呢”,史官却说:“天子无戏言”,结果,周成王就真的把叔虞封为唐国的诸侯,成为唐叔虞。
唐叔虞出生时,手纹像一个“虞”字,古代以伯、仲、叔、季的顺序排行,他排行在后,取名叔虞。成年后,他德才兼备,并以善于射箭而闻名,曾亲手射死犀牛,用犀牛皮制成护身甲” 在管理唐国期间,他团结周围少数民族,密切了相互关系,因此平息了战争,稳定了边疆。他励精图治,兴修水利,扩大农田,使百姓生活富裕,因此受到人民拥护。他的儿子继承王位以后,以晋水为名,把唐国改为晋国,在晋水源头为唐叔虞建了祠堂。后来晋国纵横千里,唐叔虞祠的名称也一直沿用了一千五百年,直到北魏才改为“晋王祠”,简称“晋祠”。来这里的人对唐叔虞都恭敬有礼,也曾有过一个小国的国王来这里说,我为一国之君,国土方圆十里,晋侯唐叔虞不知道有
国土几里?“王”不能给“侯”行礼。游人听了他的话,都捂着嘴偷笑。
既然唐叔虞祠就是晋祠,他却不在晋祠的中心位置,为什么没有开国王侯的正位?这件事,一直让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官僚儒生忿忿不平,也一直是晋祠的一大悬案。晋祠的建筑群,从大门开始到圣母殿有一条中心轴线,这个中轴线所指的方向就是日出的方向。中轴线两边,北面是道教,南面是佛教,中间是祠堂主体建筑群。分别是晋祠大门,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左右钟鼓楼,特别是后面的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是晋祠的三大国宝建筑。
按现在晋祠建筑群的中心轴线,圣母殿是正殿。据北魏的《水经注》记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现在的正殿,横跨在背后西面的悬瓮山腰,面向东,殿前是鱼沼飞梁,确实是沼西、背山、面水、联接飞梁,又处于中心轴线上,俯瞰汾水平川,气势雄伟,坐镇晋祠,正好是《水经注》上记载的位置。殿前的牌匾楹联,也多是颂扬剪桐封弟的典故。正殿里神像台座下的琉璃雕饰,都还是唐叔虞骑马弯弓,驰骋疆场的风采。
但是,台座上却另有其人,正殿匾额也分明是“圣母殿”,据说是中国之最的这块特大型匾额,用楷书工整地刻着“显灵昭济圣母”,唐叔虞不知什么时候搬迁出走,莫非祠堂里也能“改朝换代”?“要解开这个千古谜团,必须从历史背景和遗存的古迹上去寻找线索。太原市就是古晋阳城,自古被称为藏龙卧虎之地。北齐、隋、唐、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七、八个朝代的皇帝,都是依托晋阳登上皇位的。唐朝时晋阳叫‘北都’‘北京’,后唐时叫‘西京’,后晋、后汉、北汉时都是国都,晋阳名噪一时,被誉为‘龙城’,有“王气”。这就被以后的朝代所忌讳,对晋阳极为不利。” 太原基于两个原因也叫龙城,这样带来一个恶果,就是赵匡胤下河东的时候,久攻晋阳不下,在晋阳损兵折将,所以他拿下晋阳以后,先是放火烧掉晋阳,然后又掘晋水和汾水淹掉晋阳。这样就把晋阳城化作了一片废墟,那么由于他是一个农民皇帝,听到晋阳是一个龙城,那么他就唯恐他的皇基不稳,这样他就铲平了系舟山的山头,这叫拔龙角,那么在修建太原城的时候呢,他把官街做成丁字街,意在钉破龙脉,以祈求他的皇基稳固”,负责重建太原城的是潘美,就是戏剧里陷害杨家将的潘仁美,他在唐明镇建新城,只修丁字街,不修十字路,为的是钉破龙脉,破除“王气”。很多丁字街,一直沿用到今天。
赵光义的这个作法,大大激发了人民的仇恨心理,为了缓和矛盾,也为了得到神灵的保佑,赵光义大规模扩建了唐叔虞祠,据太平兴国碑记载,当时唐叔虞像还端坐在正殿。赵光义认真地摧毁了晋阳城,同时又认真地修建了晋祠,使我们能亲眼目睹一座规模宏伟的唐叔虞祠堂正殿。圣母殿的柱高的比例、斗拱的规格、用材的标准、屋架的举折、出檐的长短、台阶的高低,都和宋‘营造法式’基本吻合。所以说宋‘营造法式’在他撰写这本法式、就是规范的时候,收集了全国性的资料,而且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的圣母殿。应该说圣母殿正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也是宋‘营造法式’最典型的一处实例” 这座宋代建筑的斗拱结构非常复杂,在古建筑里也很罕见,专业术语叫“勾心斗角”,这个建筑名词常被人们当作贬义词来使用。
大殿有一个环绕四周的围廊,足有两间房的宽度,这是专为祠堂的特殊设计,可供许多人同时参拜,游人走动也感到宽阔无比,站殿神像也有了足够的站位空间。远看,长廊的顶与大殿融为一体,好像大殿有了两重房檐,壮观雄伟。宋朝以前从来没有这种结构形式,游客远远望去,常常误认为是二层楼阁。
门前立柱上的八条木雕刻盘龙,在国内独一无二,是珍贵的宋代文物。开始只雕刻了六条,代表牵引龙辇的六条龙,也就是拉皇帝座车的六匹马,古时候人们以马长八尺为龙,叫龙马。看上去,条条腾飞,生气勃勃,代表着帝王的威仪。后来百姓又添了两条,大概为了表达某种希望。
大殿内没有一根立柱,这是因为采用了减柱法,共减去12根立柱,独特的设计使屋顶重量全都由周边的立柱分散承担,顶上没有天花,大殿显得宽阔高深,为高大的神龛和周围雕塑提供了视觉空间。
大殿建筑还有个特别之处,经过测量,顶梁大柱都不是一般高,从中心立柱向外,每个立柱升高 6厘米,到最后一根立柱,已经升高18厘米,这叫“升起”,这就大大美化了凌空展开的飞檐。另外,四周的立柱都向里倾斜安装,这叫“侧角”,不但使大殿重力向四面分散,更增加了大殿的稳定性;这么雄伟的建筑就这样插接起来,似乎很难让人相信,可是千年的大殿分明立在那里,不容你去怀疑。哪根柱子坏了,不动整体结构,局部临时支撑一下,就能单独更换,这是借用“偷梁换柱”的方式来作业,这个名词也常被我们当贬义词使用,但它的原本含义确实是一个奇迹,大殿就像一堆摆放起来的积木,不用一根铁钉,却经历了1037年到1557年四此地震而没有大的损坏。大殿对面是摆放供品的献殿。古人认为,神像面前如果没有献殿,就无法表达尊敬和诚意。这座金代建筑极为简朴、轻巧、坚固,它的造型既有大殿的雄伟壮观,又有凉亭的通畅豁达,在我国独一无二,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清末维新人士梁启超的儿子、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给以高度评价。连接大殿与献殿的是鱼沼飞梁,古代人们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水里的鱼时隐时现,所以叫鱼沼,是晋祠三大泉水之一,可是人们一直不知道水从哪里流出来。
再看圣母殿里,是清一色的女性,很明显,这些人物的原型一定是取自皇宫,决不是乡野村姑所能替代。那么,圣母的形象又取自何人?看她神态凝重,雍容华贵的样子,雕塑者如果在皇宫里找一个合适的形象,那就非刘太后莫属。据晋祠当地人观察,圣母的脸形,确实是晋中人的脸形,而刘太后的老家就在太原,如果她的形象被雕塑者选用,一定是有意而为之。
刘太后的形象上了台,只有刘家人心里明白,因此就有刘家后人铸造铁人,立在圣母殿前,铁了心保护圣母。但但是,圣母不是凡人,不能说她像谁就是谁。这刘太后是北汉刘氏宗亲,宋朝是赵姓天下,不会让前朝老刘家人坐上神位,刘太后都没敢说那就是谁。因此,圣母的身份,一直是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不解之谜。
晋祠现在有上千年以上的古树20多株,最早的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周柏,为了准确搞清周柏的树龄,我们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园林研究所,对周柏进行了测定。北京园林研究所利用碳14交叉定点法测定出周柏的树龄,距今2990年,而且2990年正好是咱们中国古代的西周时期,中国古代“大社植松,东社植柏”,晋祠座西朝东,主要种植柏树。古老的柏树就是证据。要说晋祠的神位,只能属于周朝的祖先。因此,《谢雨文》碑明确了圣母应该归属的身份,使几个朝代无法解答的难题,有了无可争议的答案。
祭祖是古代晋祠最隆重的活动,认为祭祖能得到祖先神灵的保佑,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首先来祭拜了唐叔虞,然后才在晋阳起兵,铁马金戈,席卷千军,建立了大唐王朝。
因为是几千年历史名胜,唐太宗李世民对晋祠格外倚重,晚年故地重游,还“御制御书”,也就是亲自撰稿书写了《晋祠之铭并序》,颂扬了周朝政治和唐叔虞的功德,宣扬了唐王朝文治武功和昌明盛世,尤其是他的书法,被清朝的王佑评价为“平生书法王右军,鸾翔凤翥龙蛇绕,一时学士满瀛洲,虞褚欧柳俱拜倒”。
按照古人的评价,书法要看山西,山西要看王羲之,王羲之在于行书,行书在于《兰亭序》。现在《兰亭序》已经随李世民殉葬,现在能和他媲美的,就是这篇晋祠铭》书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块行书碑,稀世珍宝,郭沫若评价为“宋殿唐碑竞炜煌”。
宋太宗赵光义攻克晋阳,统一全国以后,也模仿李世民,照着尺寸立了一块歌功颂德的《新修晋祠铭并序碑》,但百姓对赵光义毁灭晋阳城切齿痛恨,暗中将这块碑凿刻的一字不留,晋祠庙会每年演晋剧《无字碑》,就是讲这个故事。
到了清乾隆年,这块碑突然神秘地消失,下落不明,而同时在唐碑《晋祠铭》旁边,却立起一块新刻的《晋祠铭》,很多人观察揣摩,这块碑与唐碑高度相等,宽度却窄了许多,厚度薄了3厘米,镶嵌在碑座上还留下3厘米的空隙。是不是清朝文人儒生对晋阳毁城还耿耿于怀,暗中用了这块石料,也未可知。陈毅元帅对此颇有感慨,作诗:“世民立碑颂统一,光义于此灭北汉”。从此,文人到晋祠题诗成风,晋祠现在有书法碑刻珍品 300多块,仅奉圣寺内武则天亲笔作序的《华严经》石刻就有 130多块,58万字,集中了大量风韵各异的唐人小楷样本,是罕见的国宝石刻。散布于晋祠各处的名家题刻,更是品位超绝,异彩纷呈,堪称书法艺术大观。
晋祠泉水日夜涌流,恒温摄氏18度,恰好是人的生理零度,人到水中,不凉也不热,冬夏春秋,四季常温。水量旱年不减,雨涝不增,滚滚流淌,养育着万千生灵。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跨越太行山必来晋祠,题诗做词必写晋水。诗人李白偕美女乘船游晋祠,即兴写下“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千古名句;冯玉祥将军称它为“碧水名泉,不舍昼夜”;傅山亲笔书写“难老”,是《诗经》里“永锡难老”的名句,寓意生生不息,青春永驻。
晋祠对于周围的百姓,不仅能来祭祖敬神,泉水更是生存的源泉。诗人范仲淹就在诗中写道:“千家溉禾苗,满目江乡田”,描述了晋祠泉水的价值所在。千百年来,晋祠泉水灌溉着农田三万多亩,这在以旱作农业为主的黄土高原,确实罕见。当地所产晋祠稻米,为米中上品,其中一片河漫地所产稻米列为贡品,与天津小站米齐名,因此这个村的村名为小站营。
水是稻田的命脉,节令一到,各乡村民都希望早浇地,多流水,为此常常发生争水纠纷。“传说北宋嘉佑五年,南北两河居民又起风波,双方抬着棺材,手持农具,互不相让,县令陈知白出面调解,在难老泉边烧起一口油锅,投入铜钱十枚,代表十股泉水,指令双方,谁捞出几枚铜钱,谁就永久分得几股泉水,永世不改。当下北河花塔村一位姓张的青年纵身跳入油锅,捞出七枚铜钱,从此,官府判北河各村永久分得十分之七的水量。在百尺清潭中建人字坝堰,七股水永远常流入北河。北河人怀念张郎,把他埋在分水处,建分水塔以作纪念,直到1949年,北河管理渠水的“都渠长”,历代都由花塔村张家世袭,每年清明,张家都要到难老泉边设坛祭奠。难老泉水源头的上面,明朝建了水母楼,还有一个“柳氏坐瓮”的传说。大意是说金胜村的柳春英,得了神人传授的神鞭,放到瓮里就有水,神鞭提高水就涨高。结果神鞭不小心被小姑子提出水面,大水横流,危急时刻,柳春英坐上水瓮,才止住大水,变成涓涓细流,成了晋祠泉水,柳春英从此成了晋源水神,人称“水母娘娘”。晋祠终于有了专管水源的女神。 晋祠水长流不息,从来没有水害,却有两次直接用于战争。鱼沼水池和环绕晋祠的水渠,就是春秋时期,晋国的智伯为了积蓄泉水,水灌晋阳的时候挖掘而成。那次战争反而使赵、韩、魏联合打败了智伯,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至今,山西省又称“三晋”。
到了宋朝,宋太宗赵光义烧毁晋阳城以后,晋水又一次被用来水灌晋阳,智伯渠渠宽沟深,积蓄的水量巨大,又居高临下,足以形成巨大的力量。汾河虽然水量充沛,但河床低于晋阳城,难以蓄高水位。
几千年来,历史就像一出一出的戏剧,在这古老的戏台上下演绎着。戏台匾额是“水镜台”,比喻戏台像清水明镜,折射着一切忠奸善恶,世代兴衰。百姓冷眼观看,自有评说。
晋祠园林,处处都是古老的印记。一百多座古建筑,宋、元、明、清,代代不绝,宋金时期的三大国宝建筑,就首先以古老著称;金代的景清门,元代的弥勒殿,明代的水镜台,对越坊,大雄宝殿,清代的均天乐台,玉皇阁,唐叔祠大殿,座座都是历经沧桑。昊天神祠,唐叔虞祠和奉圣寺,都是中国古建筑平面布局的典型。 屋顶的形式,这里有重檐歇山顶,单檐歇山顶,四面开花朝外的十字顶,卷棚歇山顶,卷棚硬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平顶;有圆形,方形,六角,八角等各种攒尖顶。环顾四周,这里殿、堂、亭、台、楼、阁、桥、榭,样样俱全,说晋祠是一座“中国古建筑博物馆”,毫不为过。 论历史久远,这里建筑莫如唐碑,唐碑莫如隋槐,隋槐莫如鱼沼智伯渠,鱼沼智伯渠莫如周柏,一句“沧桑古远”,就都概括其中 看它的整体格局,晋祠即像庙观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像座宏大的皇家园亭。
要说山水景致,这里古木苍郁,雄浑壮阔,襟山带河,惠泽悠远。与南方园林的灵巧精致相比,晋祠风光或许更多北方的粗犷豪放,更多高山大河的风尘,更多岁月久远的磨痕。 晋祠久远的古迹,历史的遗存,不仅在于它本身的文物价值,它更像一部百科全书,不断向我们透露古代社会生活的信息。如果休闲游览,它只是个风景秀丽的山水园林。如果回首过去,了解历史,那它就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历史宝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