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首页     栏目介绍     精彩半边天     半边天人物谱     故事外的故事     女性辞典     经典回顾         



流动儿童(一) (2001.11.8.178期)


  阿果: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特别关注的是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教育。我们请来的嘉宾是国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汪明先生。你好汪先生。

  汪明:你好。

  阿果:好,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片子:

  (11岁的刘林在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小学念到五年级了。在这里就读的三年中她一直是最勤奋的学生。因为从她到红莲小学上学的第一天起,刘林就知道自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能读上书不容易。

  四年前的那个九月,刘林和弟弟从河南老家来到京城与做小生意的父母团聚。)

  刘林:觉得北京特别大,比我们老家大多了,一到那儿就哪儿都想去。

  (繁华的都市、全家的团聚所带来的欣喜并没有维持多久。当新学期的钟声敲响时,本应升入三年级的刘林辍学了。)

  刘西峰(刘林的爸爸):家里我们的教育方式什么的比这北京差远了,想到把孩子转到北京来吧,其实来了以后呆了三四个月一直都没找到学校。

  (原来大多数京城公办的学校都不接受刘林这样的外地孩子,只有外地人在京城兴办的私人学校才向他们敞开大门。)

  刘西峰:那私人办的也都是租的房什么的,我们一看那情况都没跟他谈上学的事。我到那儿一看情况一问那情况我就不敢把孩子交给他们。我不放心,我心里非常不踏实,我们天天晚上睡觉睡不着。我生意上根本上是没开过门,我光为了给孩子跑着奔着找学校。

  (那一段时间刘林每天都等在门口眼巴巴地盼着爸爸回来。然而一次次地希望,一次次地失望。)

  刘西峰:要送回家呢我们心里也放不下心,他爷爷奶奶岁数也都大了,照顾不了。到那个新华书店买点书然后就自己在家自学。你像我们,我又没有文化,她妈妈也就是说没有文化吧,也辅导不了她。

  刘林:心里想吧,人家小孩都能上学,什么不懂的问题都能问老师,我不懂的问题都问不了老师。我想都是孩子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一个外地的一个本市的。

  (许多与他们情况类似的人都放弃了努力,他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在京城游荡。)

  刘西峰:我在老家我没有文化我都无所谓,一进了北京我就后悔了。我这一代呢没有文化,下一代我想一切的办法都得让她能多认识一个字就多认识一个字吧。

  (刘林的爸爸一家一家地到学校去问,等他终于找到愿意接受刘林的红莲小学时,一个学期已近尾声。)

  蔡玉兰(刘林的妈妈):那天学校里说要给她考试吧。就是上学了入学了晚了一会儿,着急呀,说她爸没来,都急哭了。好像耽误了这个考试她又上不了学似的。

  (时隔四个月之后,刘林终于上学了。耽误了课程的她不得不重读二年级。因为是外地人,她必须支付除学杂费之外的赞助费、借读费等各种费用。这对于月收入一千多元钱的刘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刘西峰:压力嘛是有点,但是我们自己像那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都没有,都是自己能减少就减少。

  刘林:我花那么多钱有时候还不好好学习,我爸我妈挣钱不容易,就是心里特别不舒服。

  (刘林一家在吃饭)

  刘林:第四节是社会课,我们表演说北京有什么商业街什么的。

  刘林的爸爸:你说是哪儿?

  刘林:我说的是女人街。

  刘林的妈妈:女人街?

  刘林的爸爸:女人街在北三环那儿。

  (为了上学刘林一家已经搬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小。刘林希望长大以后自己在北京的家不再流浪。)

  刘林:有时候做梦也想,想我住上大楼房了,买了好多好多新家具,然后又跟我爸我妈一块吃饭,然后我们一家人在楼房里玩。

  阿果: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刘林的情况。我们听说在城市像刘林这样的孩子还真不少,而且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把他们称作流动儿童。为什么这个流动儿童和其他儿童相比他们想上学就这么困难呢?

  汪明:第一个跟我们国家现行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也就是说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以户籍为准的这样一种属地的性质。义务教育的经费是按照户籍学生的人数来下拨的。流动人口进入流入地的公办学校就读目前主要是采取一种义务分担的办法,流动儿童的家长承担的那一部分,就像我们刚才片子当中所看到刘林上学需要交纳一定的借读费。

  阿果:这是一个户籍制度管理问题。造成的这个结果还有另外的原因吗?

  汪明:还有一个原因我想直接相关的是跟我们国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有关系。尤其是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一些特大城市。现在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基本上实行这样一个政策:就是规模控制、严格管理、加强服务、依法保护。那么这些特大城市在考虑解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的时候他们就会有这样一种顾虑:如果这个条件过于宽松,或者说把这个就学的口子开得过大会不会造成更多的流动人口涌入,从而给他们的城市增加一种负担。

  阿果:有人做过统计,据说在北京有近十万适龄流动儿童,那么他们的教育机会是怎么样实现的?有的极少部分可能会像刘林那样到公立学校去读书。但是绝大部分孩子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能力的,那么他们到底去哪儿读书?他们的上学问题怎么样解决呢?

  (刘静,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大四学生,从事流动儿童调查近三年。)

  刘静:我大二的时候开始做一个项目,做卖花儿童的调查。后来又关注到街上的擦车儿童什么什么的。后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就发现有这样的学校专门为这些外地的打工的这些孩子在提供教育,所以我就特别感兴趣,作为我的学年论文来搞一个调查。

  (这是刘静第三次来到黄庄小学了。黄庄小学位于京郊流动人口密集的彭湖区,是目前京城最大的一所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提供受教育机会的流动学校,也就是俗称的“流动学校”。它是由原河南西县的一位历史老师在1998年创办的。短短几年里,学校已由五十多名学生扩大到2800多人。)

  刘静(问北京市黄庄小学校长陈恩显):孩子增加的话,那你的校舍呀教室呀包括桌椅这些都要配套跟得上。那你这些是怎么解决的呢?

  陈恩显:每年每个假期最让我操心的事情就是校舍问题。因为这个学生增加得太快,所以咱们租的房子肯定不够的。每年暑假我就成了一个建筑工人

  (陈恩显带刘静参观校舍)

  刘静:这也用作教室了。那边那排房子呢?

  陈恩显:那房子住宿,老师住的地方。

  刘静:噢,老师住的地方。

  (与别的流动学校不同,黄庄小学租用了一个废弃的木材场作校址。相对宽敞的场地使教职工能够自己兴建校舍,免去了迁徙之苦。这也就是黄庄小学能够扩大的。)

  刘静:那有没有想过重新把这个地方规划一下,建成楼房或者是怎么样?

  陈恩显:这个是不敢想的。

  刘静:为什么?

  陈恩显:因为咱们租的这个地方有没有长久性,咱们说不了。现在我是借一部分钱投资盖房子,我心里都没有底,心里面就有点不太安稳。因为这地方到底能干几天、能干多长时间咱们没有底。

  (刘静和陈恩显走进了一间教室)

  刘静:对不起打扰了。(开始翻看教材)那他们那个教材是……

  陈恩显:他们那个教材跟北京市教材不一样,它是全国统一教材,人教版出版的。

  刘静:噢,全国统一的。

  陈恩显:对。

  刘静:为什么用这种教材呢?

  陈恩显:北京市的教材主要是针对北京市的孩子,流动人口他是流动的,他有可能今天在北京做生意明天就可能回去了,他用这个教材就可以回到家乡跟家乡可以接轨的。

  刘静:那他们考试怎么办?

  陈恩显:考试。反正现在咱们这类学校因为没有得到政府的批准,所以在考试这一块我们只有自己命题。

  刘静:怎么样去跟别的学校作比较?你怎么知道自己的教学质量是好是坏?

  陈恩显:比较吧咱们是没法比较的,这个没有统一的管理,都是各自为政。

  (流动学校不被国家承认,毕业生学历不被认可,所以第一批小学生毕业后学校不得不开起了初中班。但初中毕业后学生们仍拿不到国家合发的毕业证又该怎么办呢?面对刘静的问题校长无言以对。)

  学生家长:这边收费不多吧,比那些学校收费要好。

  刘静:收费要低?

  学生家长:嗯,要低,就这样好。

  记者:如果现在您附近有一个公办学校它的收费也比较低,然后让您选,您会选哪个学校呢?

  学生家长:那选哪一个呀,那就上公家呀,对吧?

  记者:为什么?

  学生家长:那说公家好就上公家呀。就这么想:以后这个学校教书呀有时候怕什么呢,我们不懂那个,上老家就不行。以后他还要回老家去考呀,对吧,在这儿还不行。真正要有公家的我们就上公家。

  (走出黄庄,刘静花了好一会儿工夫在找到了去年曾去过的另一所流动小学。因为学校所在的区正在全面取缔流动学校。为了逃避清查,这所六百多人的学校几异其址。)

  刘静(问学生):你们看得见黑板吗?看得见黑板吗?

  学生:看得见。

  刘静:就是黑板上的字都能看清楚吗?你们后边的看得见黑板吗?

  学生:能。

  刘静:这灯有电吗?

  学生:没有。

  刘静:没有电是吗?觉得是不是黑了点暗了点是吗?黑吗?

  学生:黑。

  刘静(又问另一边的学生):看得见黑板吗现在?

  学生:看得见。

  刘静:你们的眼睛都很好,是不是有点黑?为什么那块要遮起来?

  学生:太晒了。

  刘静:太晒了,噢,可能如果射进来会亮一些是不是?

  学生:是。

  刘静:但是又晒。那边的同学怎么样你们,最近换新老师了是吗?

  学生:是。换来换去的老师,这个老师讲的是这样子的,那个老师讲的是那样子的,都不一样。

  刘静:噢。

  刘静:还记得我教你们的那个动作吗?

  学生:知道。

  刘静:我们一起来玩一遍好不好?

  学生:好。

  刘静:来,还记得?来,预备起……(刘静带孩子们做起了游戏)你真的很不错,你真的很不错……我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

  刘静:这些孩子涉及到一个二代移民的问题。他们好多孩子是从小生长在北京的。对于他们来说老家是一个很遥远的概念。那么他们的参照物是什么,他们的参照物从小他们是跟城市里面北京的孩子为参照物。那这样的一代孩子他们长大之后,他们现在面临的是教育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教育来给他们的话,那么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他们觉得是不公平的。因为他的参照物是北京的,他们觉得不平等不公平。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心理状态是怎么样的。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教育是最大的问题。孩子在一天天长大。

  阿果:看了刚才这个节目,说实话心情比较矛盾。一方面我们感觉到,就是这些流动学校确实为这些流动儿童上学提供这样的场所和机会;但是另外一方面,这些学校我们知道是不合法的?还有很多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质量都是有问题的。那您觉得这个问题怎么看?

  汪明:我们国家对流动儿童就学问题应该说还是比较重视的。1998年的3月份,原来的国家教委和公安部联合下发了一个<<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那么这个暂行办法呢就明确提出:解决流动儿童就学以流入地的公办学校为主,同时可以进入民办学校,或专门招收流动人口子女的简易学校。那么刚才我们看到这些学校,相当于办法里头所谈到的简易学校。对于简易学校的设立条件可以酌情放宽。

  阿果:就是它有没有一个比如说最低条件最低标准。

  汪明:从全国的情况来讲可能没有一个完全划一的标准。那么从地方上来看,有的地方可能已经制定了一些适合当地实际状况的,这样一个地方性的标准。我们在片子当中看到的这两所学校,我想可能是因为它的办学条件的原因,所以没有得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承认。

  那么如何来看待这些简易学校?我认为应该是区别情况区别对待。对一些办学条件教学状况相对好一些的学校,流入地的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他们提供积极的扶持和帮助。那么对于一些办学行为极不规范、办学条件极差的学校,我想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也是必要的。

  阿果:看来就是关于这些简易学校我们可能不能一刀切,也不能熟视无睹。而应该进行一些有效的疏导和扶持,这样可能才有利于流动儿童接受教育。

  (待续)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