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向北极的第一次大进军中,是以古亚洲人为先导的,或者说是由古亚洲人完成的。这些人可能个子较矮小,皮肤比较黑,具有蒙古人的某些特点。但是后来,除了西伯利亚东北角某些尚存的部落之外,在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他们都被后来的移民所代替。而在欧亚大陆的最西部,也就是欧洲的北部,则为芬兰乌兰乌戈尔族人所代替。而这些人后来又被现在的拉普人所代替。
从大约15000年以前开始,北半球的气候又开始转暖,陆地上的冰川开始融化。与此同时,海平面也在慢慢地升高之中。到了大约8000年以前,北极大约就已成为现在的这个样子。其间约7000年的时间里,随着加拿大地区和洛矶山脉之间的冰盖渐渐融解,露出了一条通道。原来生活在阿拉斯加北部无冰陆地上的人们,得以向南迁移,终于来到北美洲的南部,就是后来的印第安人。还有一些从亚洲迁移来的人可能来得较晚,则滞留在阿拉斯加的白令海峡沿岸。他们再要住南迁移已经不可能了,因为那里已经成了印第安人的天下,所以只能沿最为寒冷和艰苦的北冰洋岸边活动,这就是后来的爱斯基摩人。还有一部分则沿阿拉斯加海岸往南,逐渐迁移到阿留申群岛,这就是后来的阿留申人。
爱斯基摩人的生存方式,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他们在亚洲的近亲都是以猎取陆地上的动物为食,海生动物,如海象、海豹、鲸鱼和其他鱼类等,对他们来说倒在于其次。爱斯基摩人作为游猎民族的一部分而迁移到美洲大陆后,阿拉斯加北极地区陆生动物是有限的,他们要继续游猎下去,就只能到海洋里去寻找食物。而且,他们也许很快就发现,海洋里的动物不仅很多,而且捕杀起来相对来说也要容易一些,因而转入捕捉海生动物,如鲸鱼、海象和海豹等,故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当然,这种适应性的变化,大约也经历了几千年,他们终于学会了制做帐篷,或在很短时间里用冰雪建起一座冰房子,冬天靠穿着雪鞋或狗拉雪橇在冰上旅行,夏天则乘兽皮小船沿河流或海洋迁徙。他们的语言也自成系统,既不同于亚洲的近亲,与印第安语也大相径庭。人类学家们把这些人叫做古爱斯基摩人。
尽管如此,他们与亚洲人的关系还是非常明显。不仅人种乃至基因上一致,而且在宗教信仰上也一脉相承。例如在亚洲东北部曾经广泛盛行的萨满教以及由巫师来看病、求雨或占卜吉凶等,在爱斯基摩人中也同样流行。萨满教认为世上万物都有灵魂,爱斯基摩人到现在还是如此。他们捕到海豹等要先泼一点水在它口里,以安慰它的灵魂,使它继续去投胎,以便将来还有海豹吃。对于北极熊就更是如此。一面吃它们的肉,一面又敬它们为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