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今天从北京启程飞赴挪威属斯瓦尔巴德群岛建设中国第一座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并开始对北极地区进行为期3年的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这将是中国对北极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次科学考察活动。就这次建设科学考察站的意义,新华社记者在行前采访了有关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刘东生说,北极地区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遥远寒冷的世界,但北极作为距离中国最近的极地,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资源使北极地区和中国的今天和未来息息相关。刘东生说,国际学术界已经公认对北极的研究是一门“未来的科学”,它对于人们了解地球、走出地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位已经84岁高龄的科学家5年前曾赴斯瓦尔巴德群岛进行考察,他前不久和一位研究火星地质状况的美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时发现,卫星照片上的火星竟有和北极地区的永冻土地极其相似的地区,火星上下雪的情形和北极地区降雪的景象也非常接近,“可以说对北极地区的研究也关系到科学家对其他星球的探索”。刘东生说,这次中国科学家对北极地区进行大规模、连续的科学考察,对北极地区的气候、环境、资源状况都将得到一个比较综合的理解,通过建设科考站使得中国人对北极进行较长时间的科学研究和监测成为可能,同时也有助于积累中国人在北极地区进行科学活动的经验,为未来中国在该地区建设永久性科学考察站奠定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科学家叶笃正在谈到这次北极科学考察时显得非常兴奋。他指出,目前中国在南极建有长城站、中山站,在青藏高原的考察也非常之多,惟独对于地球三极之一的北极的考察,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规模和深度上来讲,都显得很不足。他说,相对于南极来讲,北极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和中国更为密切相关,如北极极涡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中国北部冬季的天气气候,北极臭氧层亏损直接影响中国的气候环境。
组织这次考察的科学探险队队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学家高登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极地区是影响全球,尤其是中国气候环境变化的关键区和敏感区之一。高登义说,1925年中国国民政府加入了有关中国在北极利益的《斯瓦尔巴德条约》,但是从来没有利用该条约进行过任何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1949年以后,中国科学家逐步以各种方式进入北极进行科研和调查工作。
高登义是中国第一位完成对地球三极地区(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考察的学者,他表示,全球变化是中国北极科考关注的重点,目前北极地区环境正在出现明显的变化,如臭氧层变薄、冰川和海冰退缩等一系列温度升高的迹象,而中国是位于北半球的重要国家,来自北极的冷气团和来自热带的热气团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中国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在北极地区建设科学站、进行长期监测对中国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邹悍说,北极科学研究已经成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国际北极研究委员会认定的全球重点研究区域,中国应该加入到北极科学研究的国际大家庭中。邹悍指出,北极地区的陆地和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矿产和生物资源,如石油蕴藏量达1000亿——2000亿桶,天然气50万亿——80万亿立方米,煤炭储量高达11000亿吨,中国科学家有责任研究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他说,北冰洋特有的地理特征使其成为战略核潜艇的天然屏障,北极地区是距离北半球所有国家最近的战略要地,因此中国科学家有义务开展北极研究,掌握北极地区自然环境和战略资源的第一手资料。
这几位科学家在接受采访时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北极地区中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永久性考察站。令人欣喜的是,中国政府日前已经决定今后5年内在北极圈内建立一个可供数十名科学家工作的国家级永久性科学考察站。(裴剑容 张继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