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点击观看视频>>>
欢迎继续收看华人世界。上期节目我们说导,2007年底,当沙晓岚和导演组第一次进入鸟巢时,鸟巢顶端那高14米、周长500米,总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的巨型环状区域立刻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张艺谋还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称――碗边,而这个碗边,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焦虑。
沙晓岚:
当时我记得清楚,那是去年大年二十八的晚上,我们实验成功。寒风凛冽当中,我们一帮人在那儿,冷得不停在现场跺脚,跳脚。因为都零下十几度,没地方呆,也没有炉子,就不停在跳脚,在跺。投影一投出来,大家都特别兴奋,就感觉在电影院里面看电影一样,那画面很清晰,是高清图像。然后我们就跟导演打电话,导演就过来看,他说安全看到希望了。
解说:
但是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沙晓岚的面前,由于“碗边”周长达到了500米,而三台投影仪叠加投射出一组画面的长度是25米。因此,要铺满“碗边”就需要21组画面相互拼接,并由63台投影仪来播放,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台电脑可以同时带动这么多台投影仪里面的播放素材。
沙晓岚:
全世界现在有现成经验的只是16台,它的拼接长度也就120米。
王潮歌:
当时做这个的时候,外国团队都说疯子,你们疯了,这事儿是不成立的,这是不可能的。
沙晓岚:
我们开始聘请的国外编程人员当时一听说请他们来做奥运会的技术支持,包括一些技术编程上面的一些事情,特别兴奋。但后来一交谈的时候,他们觉得难度太大了,特好玩就是他们当你面上他也不说,然后回到国内之后,回到他们家之后来一封邮件说,时间档期安排不过来就放弃了,有两拨人都这样子。
后来就是我们这些工程技术人员自己拿图纸一点点算出来,包括美国的厂家,加班加点地给机器各方面升级,大概一直做了三个月试验,最后终于在三、四月份试验成功。
今天晚上全部再审,仔仔细细再检查一遍,检查一遍,待会儿你们也顺便再过去再就着“碗边”再看一遍就行了。
解说:
2008年4月,沙晓岚带领着灯光组的200多名工程人员进入鸟巢,开始进行灯光设备的安装,限期为两个月。但是不久,他却遇到了让他始料不及的情况。
沙晓岚:
他们在那个鸟巢的模结构里面一呆就是五六个小时,甚至于十几个小时。你要知道,在北京夏天太阳的时候,它本身温度很高,外面室温如果是30度,里面大概就有四五十度,进去整个就是个桑拿天。最早的时候,我们的作息制度是不避开中午的,然后有时候我上去的时候,我就跟他们开玩笑,没见你们下来上厕所啊,然后他们一乐,说,哪还有小便啊,早给汗挥发光了。我才知道他们在上面的环境是太恶劣了。经常是躺在椅子上就睡着了,而且长期这么熬,说实在的那时候脸全是浮肿的。
王潮歌:
我特别熟悉的沙晓岚,他有一个特征就是非常注意修饰,头发总是一丝不乱地往后那么背着,然后他夏天的T恤衫,如果不是在外边熨烫的,他都不穿。经常有点小香水那种,一直是这样,等进了鸟巢你再看他,因为头上经常要戴,他要说话的那个耳麦嘛,老摘来摘去的,头发像一个乱鸡窝,还一丝不乱,就没有一个头发顺着,全是炸着的,衣服也全是褶,那人整个乱了,整个不好看了。
沙晓岚:
加上紧张、疲劳,那个状态确实是形象几乎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
解说:
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两个月时,灯光组完成了所有的灯光调试,15天以后开始合成,然而就在沙晓岚为开幕式文艺表演的灯光设计做最后的冲刺时,他却接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而更让沙晓岚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个任务几乎将他推入了绝境。
沙晓岚:
导演把我找去,跟你说绝密的事情,核心绝密。我说,什么事啊?现在我要跟你谈谈点火炬的核心机密了。然后说我们这次最终定的稿子是李宁用威亚呆在空中,沿着“碗边”跑一圈,最后到火炬台进行点火,你们灯光要做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碗边”放这500米画轴影像是我们世界各地点燃火炬的这种影像的一个回顾,我当时心想,压力全压在我们这头来了。
解说:
点火仪式一直都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中最令人期待和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最大的悬念。无论长达数小时的开幕式如何绚丽壮观,都是为点火的那一瞬间做铺垫。在很大程度上,点火仪式的成功与否几乎决定了开幕式的成败。
沙晓岚:
我们这个“碗边”影像,你现在承载着点火炬的整个影像,责任太大了。因为它毕竟是电脑,而且是全世界没有用过63台这样的大型拼接,这63台任何一台机器出问题就导致着我们全军覆没。你到时候第二天媒体说起来,昨天李宁是在一个黑乎乎的“碗边”进行跑动的、去点火的,它承受的压力太大了。本来我们就是个单纯灯光,让我们承担这么一段压力。当时跟我介绍完之后,我回来就跟我们整个的技术小组说,我几乎到了不讲理的地步,就是不许有一台出闪失。
我想什么呢?今天晚上这个镜头,包括后面这个镜头,另外从背后拍。
解说:
奥运会开幕式所使用的尖端技术在制造震撼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制造“碗边”影像所使用的大功率投影仪只能在低于45度的环境中工作,一旦气温高于45度,投影仪会实施热保护,自动停止运行。
据北京市气象局的监测,8月8日下午,鸟巢里的温已经达到的34.5摄氏度,相对湿度58%,环境十分闷热。
沙晓岚:
从8月8日那天刚开始的时候,我几乎像一个热锅上蚂蚁一样,真的是这样的。因为那天天气是整个北京夏天最闷热的一天。整个鸟巢所有人,再加上9万观众人体散发出来的温度,再加上几千只电脑灯散发出来的温度,整个鸟巢里面像一个大蒸笼一样。
刚开始6点多钟的时候,就有一台投影仪出问题,它进行热保护了,超过环境温度。当时我们就果断决定把它关掉,然后用风扇吹,真是把你急坏了,根本没办法做预案,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准备好所有配件放在它的控制台周围,然后周围放了几个人,万一有某一台有问题就迅速去换,就看老天爷保佑不保佑。它出问题别在播放“碗边”影像前5分钟出问题,那就谁都没有办法解决了。因为我没有解决问题的时间了,你搬一台新机器来显然不可能,它光对那个位置要花几个小时对才能融入,完全重合到一块儿去。
运动员入场的时候,各国运动员不知道怎么回事,走得比正常速度要慢,把我急得,我说,走快一点,走快一点,时间越往后抻,它的温度逐渐越升高。那个时候真是快到崩溃了。他们所有人都见到我,你怎么回事啊?头发耷拉下来,满脸是汗,来回在屋子里转来转去的,这温度不能再升高了,再升高我们就毁了。
我们所有人都是不停在检查服务器机房,包括设备,不停在汇报。我们那时候只有一个概念,就是设备正常,能正常播出影像。当李宁从底下升空,一开始升空,13秒之后他进入“碗边”,我们的影像会提前播放,当13秒的时候,那个影像“啪”放出来。那个节目没完,我们就非常激动,“啊”叫了一声,就仔细盯着这“碗边”,一点点,一点点盯着“碗边”三分多钟完整走完。走到最后一块,中间没有一点纰漏,非常完美地走完之后,这块(石头)总算落地,虽然节目没完,我们激动地已经喊起来了。
当李宁把火炬点燃的那一瞬间,火炬燃烧的时候,大家主要那几个人真是甜酸苦辣都忍不住了,把脸背过去,眼泪哗哗在往下流。
解说:
当全世界的观众还在对这场宏伟壮观的视觉盛宴回味无穷时,沙晓岚也凭借她富于创意的灯光设计和对高科技的准确把握,跻身于世界顶级灯光设计师之列,而他用灯光营造出了那如梦如幻的神奇效果和不可思议的光影泼墨,也成为了奥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沙晓岚:
就像伦敦的奥组委来演八分钟的时候,他说,你们的开幕式做得太完美了,太棒了,原来我们是朋友,现在你是我最大的敌人。
奥运会结束后,沙晓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灯光真的是很有意思,它能创造出各种你能想到和你想象不到的效果来,非常有意思,他这辈子注定跟它们打交道了。” 好,今天的华人世界就是这些内容,感谢收看,下期节目再会。
责编:刘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