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国歼11B可同时探测20个目标并攻击6个目标

CCTV.com  2008年01月15日 09:52  来源:东方网  

    图片说明:网络上流传的国产歼11B战机试飞图片。俄罗斯试飞员操作歼11B后也感叹“这完全是一款新飞机”。

    引进消化Su-27生产技术

    在80年代后期,空军战斗机的性能落后成为中国军事机器中最突出的“软肋”,此时解放军的主力战机J-6、J-7和国内航空制造业的技术还停留在国际上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同美国合作改造J-8Ⅱ因1989年“六四”事件中断后,中国空军为尽快改变落后面貌,于1990年同苏联商定了购买具有80年代空战水平的Su-27战斗机,于两年后到货。为了全面掌握技术并自主生产,1996年中俄又议定引进了Su-27生产线,还购买其具有较强攻击能力的改型品Su-30。“苏霍伊”战机取代J-7和J-8成为主力机种后,解放军空军的现役战机水平一举提升了20年。

    由于现代战争中空军已成为“首战之军”,航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国空军的发展趋势已不是频繁更新机种,而着重于对飞行平台按照最新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如美国近30年只推出了一款主力新战机F-22,而对70年代便研制成的F-15、F-16和F-18却不断进行升级,如外销最多的F-16的改进型就有十余种,对旧式型号也通过改装新设备提升战斗力。台湾的主力战机F-16A/B型原为80年代水平,与Su-27早期型处于同一水平,近年通过美国帮助电子火控和配备导弹的升级达到了90年代水平。中国引进Su-27后如不能自主创新,只等俄罗斯来帮助改进或售给新机种,不仅会同美俄新型战机始终有一二十年的差距,在性能比拼中还会落在台湾后面,因为美国的一贯政策是售台装备的技术要高于大陆一个档次。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航空工业基础还十分落后,战斗机研制水平大致还停留在苏联60年代初援助的米格-21基础之上(国内仿制品定型号为J-7)。现代航空器设计和制造是人类高新技术的集合,需要有配套的航空科学理论、发达的工业生产体系、先进的试验手段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支撑。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至冷战期间,世界上只有美国、苏联建立起完整的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完备的科学实验和生产体系,因此只有这两国能在空天领域长期互争雌雄。苏联瓦解后俄罗斯经济状态大不如前,在航空领域仍能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态势稳居世界第二。中国在自身科技基础薄弱,又遭受美国和西欧高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从俄罗斯购买Su-27的原品和生产线,不仅拥有了自身还不能生产的世界次先进战斗机,还能在长期使用和生产中掌握和吃透其主要技术,中国领导人这一决心还是有远见的。

    苏联及其后继者俄罗斯的武器出口惯例,一般都不肯出口最新型号,其它型号也要简化雷达和电子对抗系统,使其低于本国同型号飞机一档。苏联瓦解后苏霍伊公司长期失去国内订货,在90年代维持生产的多数资金要靠对华出口,才肯出口刚推出的Su-27和Su-30,不过仍有“缩水”现象。90年代后期,Su-30对华出口型的标准又低于对印度的出口型,俄方的理由便是印方不具备吸收能力,中国人作为“盗版专家”很快能掌握新技术。尽管如此,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后科研人员的水平大为提升,对Su-27仿制后便开始了创新研究。

    早在Su-27的引进之初,中国就将其国产化作为重要目标。这种按国内序号命名为J-11的战机生产,采取了分步骤,先进口散件组装,生产后再不断提高国产率的方式,并利用中国近年在飞机控制、航空电子与欧洲交流、航空标准向美国看齐的基础,开发研制自主的一套改装系统。这样,沈飞经过从仿制开始,边组装、边改进的过程,近年终于推出了J-11B这一新型号。

2/4 < 1 2 3 4 >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