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发射揭秘:年轻01号指挥下达“奔月”命令

CCTV.com  2007年10月22日 09:18  来源:信息时报   

    李本琪(右一)担任01指挥员的“处女秀”。

    ■人物特写

    年轻01号指挥下达奔月命令

    李本琪,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年仅37岁的航天科技专家。此次,他将担任“嫦娥一号”的01指挥员,他曾先后12次担任发射01指挥员。即发射场上数千名航天专家和科技人员由他指挥,火箭“点火”命令由他下达。

    被誉为发射中心的福将

    “……5、4、3、2、1!点火!起飞!”每当在火箭发射时,总有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指挥着火箭托着卫星直冲太空,在航天专业术语上这个人就是01号指挥员。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年仅37岁的航天科技专家李本琪就是一位“01”指挥员,至今他先后12次担任发射“01”指挥员,每次都发射成功,被誉为发射中心的福将。这次,李本琪将担任“嫦娥一号”的01指挥员。

    不是倒着数数那么简单

    有人曾经这样玩笑地问过李本琪:“发射火箭的01指挥员跟播音员有什么两样,不就是倒着数数吗?”李本琪说:“卫星发射如同一场战斗,发射指挥员就是前敌指挥员,必须敢于负责,果断决策。”

    作为“01”指挥员,李本琪在发射任务中多次遭遇“险境”,而他总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最终确保发射圆满成功。

    今年4月14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大雨滂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矗立在发射台上。进入负4分钟程序后,测试人员报告:一个为火箭供气的连接器未按规定脱落,若不在3分钟内脱落,火箭点火升空时必然被其拉扯住,火箭、卫星乃至整个发射场都可能不保。此刻,百余号人的远控大厅鸦雀无声,所有首长、专家和参试人员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李本琪身上。他临危不乱,在1分钟内连续下达7道口令,相关岗位人员心领神会、默契配合。终于,1分钟后故障排除,火箭顺利升空。

    这短短的1分钟,凝结的是李本琪的15年的苦功。1992年,李本琪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仅用两年,他就全面掌握了火箭测试发射相关知识。此后,他又从火箭研制设计学起,对火箭结构原理了然于胸。

    作为此次“嫦娥一号”发射01指挥员,李本琪又成了前线指战员,卫星发射“点火”的口令由他下达。“零窗口”则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零窗口”,即指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分秒不差地将火箭点火升空,不允许有任何延误与变更。

    ■发射揭秘

    如错过本周将延至明年

    据了解,“嫦娥一号”将于10月24日下午6时5分发射。为防止遇到恶劣气候等不利因素,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准备了两个预备发射日期:10月25日、10月26日。记者了解到,西昌为半山地型气候,天气复杂多变,多雷暴雨。而这样的天气是不利于卫星发射的。

    “如果把这三天发射时间都错过了,那只有到明年上半年才能发射‘嫦娥一号’。”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说。

    为何此次发射不在深夜?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先后发射了数十颗卫星。以前几乎每次发射,都在晚上八九时甚至深夜。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介绍说,“嫦娥一号”发射时间定在24日下午6时5分。与以前相比,这是一次“特例”。这主要是为了让卫星能更好地进入轨道。由于以前经常发射通讯卫星,选择在深夜发射便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由于此次发射的是绕月卫星,选择下午6时许发射,便于“嫦娥一号”卫星找到奔月窗口。

    异常超安全范围将击碎火箭

    “基地已做好应付最坏打算的技术准备,而且非常先进和成熟。”昨日,参加漫水湾“发射安全”会议的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如果火箭升空后,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然出现轨道运行异常且超越了安全范围。护卫火箭上天的激光等仪器,就会迅速发挥作用,将其击碎,其碎片也必将落在疏散安全范围区内,不会对人畜造成任何伤亡。据《成都晚报》

    ■链接

    央视获批直播“奔月”

    中央电视台的直播采访申请已于20日上午获高层最后通过,央视电视直播器材已经运达基地。

    紫金山天文台监控

    太空垃圾护“嫦娥”

    紫金山天文台空间目标与碎片监测的专家将联合相关单位,展开空间垃圾“狙击战”,为“嫦娥一号”的交通安全保驾护航。目前,大大小小的空间碎片已超过4000万个。

    四位香港专家参与探月

    据权威部门透露,目前已有4位香港科学家进入绕月探测应用委员会,他们将参与研究“嫦娥一号”带来的权威月球数据。这是首次有港籍人士参与我国航空航天方面的重要研究。

    这4位科学家堪称“背景显赫”,郭新教授、陈炯林教授和陈永奇教授均曾任职于美国太空署并曾主持过相关工程。徐扬生教授则是我国太空机器人领域首席技术顾问,目前正在主持研究新一代微型智能卫星。 (黄超)

责编:徐文华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