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服务折射百姓“大民生” 创新发展撬动新业态释放经济新活力

来源:央视网 | 2025年03月13日 13:39:07
央视网 | 2025年03月13日 13:39:07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买菜做饭看似是民生小事,但对于很多上班族或老人独居家庭来说,却又是每天都离不开的大事。最近,上海的一些菜市场悄然出现了一种“代炒菜”的服务新模式。

  “您买菜我帮烧”,上海浦东新区的永泰路菜市场推出了“代炒菜”服务。不到饭点,这里的用餐区已经坐满了等待炒菜的顾客。同时,还有很多人是从旁边的菜市场直接买菜带过来的。

  菜市场的摊主介绍,随着“代炒菜”服务的火爆,顾客也越来越多。商家还会根据顾客的需求,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服务。

  “代炒菜”加工费根据不同食材在5元—20元不等,老板在询问了记者的口味偏好后,便迅速将食材清洗、切配、下锅翻炒。不到10分钟,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小炒肉便出锅了。这种“代炒菜”服务的推出,不仅让消费者省去了回家做饭的烦琐,还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和口味的个性化,颇受上班族和老年人的青睐。

  协同发力 守护“代炒菜”服务健康发展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新的服务,“代炒菜”还有不少问题值得关注。比如,除了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等各类证照,场地的消防安全、环境卫生、厨余处理等也要有保证。如何确保“代炒菜”模式长期健康地发展,当地做了不少探索。

  采访时,这个“代炒菜”档口老板李冬的手机就信息不断。据李冬介绍,“代炒菜”利润比较薄,除了家常菜,他们还会接一些聚会、病人看护餐等订单。

  李冬介绍,顾客刚刚发信息订了明天中午的饭菜,要给病人订一个清淡一点的汤。

  李冬表示,他从事餐饮行业已有10多年。2024年,永泰路菜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由于周边流动人口较多,对小吃餐饮需求大,让他萌生了在菜市场里开一个“代炒菜”档口的想法。但是想要在菜场炒菜,必须办“热食类食品制售”食品经营许可证。此外,因为有明火,档口的消防要求也无法通过,这让李冬犯了难。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菜市场在进行改造时,特意将用餐区和买菜区进行了分隔,而像这样的消防卷帘门和消防系统,也都是菜市场免费为李冬改造的。 

  通过引入“代炒菜”档口,菜市场也改变了以前单一的销售模式,形成了集购物、餐饮、休闲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同时,当地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代炒菜”档口的监管,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加工过程符合卫生标准。 

  菜市场升级新业态 生活更便利

  “代炒菜”服务还只是上海对菜市场服务进行优化的一个缩影。为了打破人们对传统菜市场“脏乱差”的认识,上海市2025年将对80家菜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改造后的菜市场是什么样?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西营路菜市场,曾因场地租赁纠纷停业了3年。2024年改造后,根据周边老年人多的特点,强化了社区服务功能。比如,在外场增加了早餐店和社区食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外卖小哥就餐还能打折。市场里也增设了快剪、小修小补等便民服务。

  市民表示,这里离家近,价格比较亲民,希望有更多类似这样的小作坊,小小的店铺能为他们提供更多方便。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劳帼龄表示,在这边百姓可以买菜,可以带一两个自己回家烧不定的菜。小小菜场带来的是一个民生的大问题,带来的是对于百姓的服务。

  2024年,上海市共升级改造98家标准化菜市场。这些菜场在做好主副食品供应的基础上,还加强了智慧管理建设,并结合“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不断转型发展、提升服务能级,打造“菜市场+社区商业”新业态。

  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张鸣介绍,他们接下来会结合“15分钟公共便民服务圈”的工作,联合监管部门在有条件的市场进行复制和推广。

编辑:杨书杰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暖心服务折射百姓“大民生” 创新发展撬动新业态释放经济新活力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