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体制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支撑。应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文化强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1.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供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精神文化需求是人民不可或缺的、不断发展的高层次需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加强烈,对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和文化服务供给质量的期待愈发迫切。只有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才能更好地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市场日益繁荣,文化体系不断健全,有效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持续变化和更加丰富的文化需求。然而,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越是超越“供给贫乏”的状态,就越不能忽视“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更高阶文化需求。只有深入了解需求侧,深入挖掘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才能更精准地进行文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营造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态。
“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表现为不同人民群体在文化偏好和旨趣方面存在差异。我国社会结构复杂程度高,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着人们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偏好。从区域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普遍参与的文化活动存在差异;从年龄和职业来看,不同群体的文化参与模式既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又能够充分体现各自处在不同人生发展阶段的具体需求。
“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需求层次的递增结构。首先,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础文化需求,注重面的覆盖,如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推出更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优质文化产品;其次,应当关注高质量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注重质的提升,如艺术展览、文艺演出和文化创意产品等,不断拓宽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渠道,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更高需求;最后,要引领文化潮流、推动文化创新,注重智慧集成,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晰方向和提供平台,如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新中心等。
“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反映着人民群众对多维度文化生活的向往。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持续迈上新台阶,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广度有了更高要求,对经济文化、科技文化、教育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节日文化、音乐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不断拓展,同时,也更关注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文化成果的“效度”体验。多方面的文化体验是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切实提高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的覆盖面、渗透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2.提升文化供给能力,引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与经济、政治融合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发展。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发展。优秀精神文化通过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作用于人的全面发展。伴随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当前社会仍然存在价值多样和道德失范等问题。因此,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非一味迎合,而是要不断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为文化强国建设凝魂聚力。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涵养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融入精神文化服务和文化生产,使人民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之际获得思想启迪和境界提升,以“日用而不觉”的文化潜润涵养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健全文化交流传播机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精神需求的不竭源泉。要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重视文化探源和文化创新,深度挖掘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优化文化传播交流机制,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大众媒体和专业媒体等多对关系,增强主流媒体话语权;把握好对内宣传和对外交流、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引进来和走出去等多对关系,在交流互鉴中引领人民群众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文化发展良好生态。以高质量为导向,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快完善文化监管体制机制。一方面,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新型文化业态的涌现能有针对性地引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体验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为人民群众能够在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中自由选择文化产品提供有力保障。要提升文化领域的综合治理效能,加大文化市场引导和监管力度,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权益。
3.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一个民族在精神文化需求的持续满足中不断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和文化素质,并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需要与需要的再生产不断推动人类历史活动的进程。新时代新征程,要以文化强国建设为使命引领,运用新理念、开拓新思路,优化新机制、创造新话语,不断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人民群众在文化领域所获得的实际利益和主观感受的有机统一,在物质层面表现为对文化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的认可,在精神层面表现为文化认同和归属。因此,要加强文化市场调研,提高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质量,充分调查了解人民群众对各领域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情况的满意度和新期待,分析调研结果并探索文化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找准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提供更贴近人民群众需求的服务和文化产品。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优化政策体系和制度保障。制定和完善促进和保护文化创新创造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对文化原创能力的保护机制,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大力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创造的氛围。改善文化生产服务激励机制,善用市场机制,促进文化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形成新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打造“文化+”的产业业态,加快形成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实现文化产业和经济活动的双向赋能。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持续激发文化创新新动能。当前,科技浪潮风起云涌,文化与科技相生相促,文化创新创造根本上要把握好技术的工具理性与文化价值创造的融通,为人民生活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产品。科技创新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精神富足的需要,又要进一步创造人民群众高质量和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紧盯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挖掘其中能够助力文化创新创造的关键着力点,推动最新科技创新成果赋能文化作品创作,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和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功能再造和价值重塑,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持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作者:张 彦,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