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是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牢记总书记嘱托,运河沿线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保护优先,不断继承和创新大运河文化内涵,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千年大运河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绵延近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它流经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八省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
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牵挂、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运河沿线考察调研,总书记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他叮嘱大家,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推动下,沿线八省市担起共同责任,全方位保护大运河。
在生态修复中保护。
大运河南端,流经杭州、绍兴等地的浙东运河,实施“河城共生”保护项目,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清理了周边重工业企业。
在大运河河北沧州段,已建成20多个生态公园,通过运河生态调水、水系连通工程,地下水稳步回升,干涸几十年的古井得以复涌。
在大运河北端,北京建成城市副中心绿心森林公园,与大运河森林公园一起,形成国家5A级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
沿线省份已全面建立河长制,水环境实行按月全面监测。借助南水北调工程,2023年4月,京杭大运河实现近百年来全线通水。
在文化传承中保护。
古老大运河汇聚了漕运文化、水利文化、船舶文化等,构成了一条连接古今的璀璨文化带。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1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出台。
沿线八省市通过还原、展示、修复,1200多项水工遗存、运河故道、名城古镇等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以运河为主题的博物馆、文化园也相继建成,江苏扬州成立了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大运河非遗文化园等,其中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城市书房等,已成为市民游客的文化打卡地。
在河南洛阳,沿运河民居统一修缮,古桥、古坊交相错落,原生态风貌与现代气息相携相映。隋唐大运河故道建成了绵延48公里的洛浦公园和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人们漫步其中,沉浸式体验国风文化。
在高效利用中保护,推动大运河沿线高质量发展。
沿线各地通过整治改造运河河道、提档升级基础设施,让保护与发展互促共进。一批智慧港口、数字航道加快建设,绿色航运能级不断提升。如今,繁华的商贸活动、丰富的旅游业态,运河沿线文旅产业充满活力。
千年运河,穿越古今、生生不息。随着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持续深入推进,古老大运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正不断焕发时代新风貌,永远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