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发展既是军事、经济硬实力的发展,也是文化、价值观、外交、政策等软实力的提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就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阐发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视野高远、内涵丰富,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我国国家软实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根据国际权威品牌价值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4年度全球软实力指数(GSPI)报告》,中国在国家软实力得分上取得了最显著的进步,增速位列全球第一,并跻身全球前三,这反映了中国全球声誉度的不断提升和全球地位的巩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既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10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通过创新性的思想输出和指导性的解决方案,为推进文化领域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高质量的智力支撑,为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在文化建设及国际交往中的话语权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推动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力量。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些文化元素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鲜明品格,还滋养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葆旺盛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法宝。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营养,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推动中华文明更好地走向世界。近年来,《山海情》《三体》《流浪地球》等影视作品陆续“出海”,引发海外年轻受众在社交媒体上建立话题讨论标签;国产游戏《原神》《黑神话:悟空》、短视频“科目三”舞蹈等“中国制造”文化产品频频走红海外;以故宫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热销全球,塑造了中国文化品牌……这些文化产品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的表现形式,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特色,赢得了海外观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为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作出了贡献。
国声智库在创新智库建设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智库人的精神命脉、滋养新时代智库人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国声智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萃取国声精神、国声信念和国声使命,把建立智库人“共同愿景”作为锻造国声智库文化的重要环节,自成立以来将建设“智库共同体”融入发展战略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升华,逐步形成“共建平台、共生机制、共同愿景”的新优势。
多年来,国声智库把服务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重点研究汉字文化、黄帝文化、城市文化、非遗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如何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为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国家文化软实力根基提供坚强支撑。
国声智库连续多年在“联合国中文日”举办系列活动,围绕汉字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传承弘扬仓颉精神,献策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国声智库联合中国文化交流网、智库界平台建设“清明公祭轩辕黄帝”“黄帝功德大典”“文化之祖仓颉”“仓颉造字与中华文明”等专题,以黄帝文化、汉字文化等根祖文化为抓手,创新传播中华文化。
国声智库将弘扬传播大国陶瓷文化融入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支持参与“大国陶瓷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设。工程包括图书出版、拍摄纪录片、课题研究、学术研讨、数字文博、人才培养、文化交流之旅等活动,旨在以陶为媒,将陶瓷锻造为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中华文化符号与载体,推动陶瓷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日前,推出“紫砂长城壶”、“紫砂长城砖”等主题文化艺术品。《大国陶瓷》纪录片在文明之光文化软实力建设研讨会上开机,《大国陶瓷》图书将编辑出版。
国声智库以陕西西安为重点服务城市,组织开展“西安年最中国”“中国年文化”“过年中国”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课题。通过对西安年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新性发展,提炼、展示出中国传统年节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赋予了西安年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叙事表达,为西安深度挖掘自身文化价值、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软实力提供了智力支撑,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
推动文博文旅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文化产业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创意水平,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例如,中国的动漫、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提升了中国的文化影响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其中,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是两大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如今,文旅热已经成为常态,文化和旅游相互赋能、相互促进,并在深度融合的基础上衍生出“文旅+百业”产业新模式。通过将文化和旅游与各行各业相结合,培育出文体旅、文商旅、农文旅等融合发展业态,挖掘文化价值,壮大人文经济,带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文化和旅游部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等,文化产业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线上演播、网络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快速崛起,文化新业态行业带动效应明显。
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肩负着文化保护和文明传承的重大责任,承担着建设、展示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光荣使命。国声智库积极推动文博事业及产业发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声智库长期支持大唐西市集团以大唐西市博物馆为核心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以文博事业、文旅产业、数字科技、现代服务业等为主导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不断提升“大唐西市”品牌价值,持续扩大影响力。高质量发展文博、数字艺术品、文化贸易、智慧旅游等产业,探索“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
近年来,国声智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速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推进文博文旅数字化进程。国声智库参与文博文旅数字应用创新实验室建设,以国家文博文旅产业数字化创新研究为核心,大力推动创新实验成果转化及场景应用,引领、示范文博文旅数字化创新发展路径。承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与文博文旅数字应用研究》课题,倡导“智慧文博”理念,为文博文旅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打造丝路国际数字文博传播平台,支持宜兴紫泥春华博物馆建设紫泥春华数字博物馆,推广紫砂非遗,数字化传播紫砂《使者》系列作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国声智库为文博文旅数字化提供知识产权服务,以文博机构艺术品资源为基础,以创作者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竞争力,围绕博物馆价值提升,构建集版权保护、品牌赋能、价值评估于一体的文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开展数字文创产品开发、确权、流通、交易等全过程知识产权保护。
国声智库长期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博事业的创新发展,致力于构建文博文旅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今年5月,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和国声智库共建文博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进一步开展文博领域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加强文博人才培养,为推进文博文旅数字化进程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任务并将其摆在突出位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的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更加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国声智库在既有传播工作的基础、资源和学术积淀上,将智库传播与战略传播的优势有机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智库型战略传播体系”的理念,推动新型智库传播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智库型战略传播体系强调对国家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的充分关注和靶向对标,围绕党和国家、国际社会关切的重大问题,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积极主动地发出中国智慧声音。智库型战略传播要求在精准定位目标受众的基础上进行定制化的内容传播,注重将研究成果和解读内容有针对性地传达给各领域“关键受众”,以期达到影响目标受众做出科学决策的传播效果。国声智库探索拓展传播生态,打造“云媒中国”全媒体平台,推进国家中心城市传播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智库传播平台、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智库传播平台、西部大开发战略智库传播平台、“智慧中国”等多渠道全媒体数字化传播矩阵,全面提升智库型战略传播体系的传播效能。
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只有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才能得到更好彰显。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要善用文化文明的力量,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提供了中国方案。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时代潮流、契合时代需求。我们要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推动各类文明交流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建设,为文明间的对话交流提供高质量平台。深入实施中华文明全球传播工程,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扩大国际人文合作交流,推动走出去、请进来便利化,把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国声智库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球文明倡议,以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为己任,联合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央财经大学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交流网等单位,自2013年起连续举办“文明之光·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活动。旨在表彰在中外文化交流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激励社会各界投身文化交流事业,推动各类创新主体、资源和要素参与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在对外交往中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创新实施了“智库公开课”、“文明之光讲坛”等项目。活动举办十年来不断擦亮“文明之光”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覆盖面持续扩大,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领域具有较高公信力和美誉度的品牌活动。
国声智库和中国商业史学会共建“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探索通过人文交流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推动各国文化交流与产业融合,以文明互鉴促民心相通,构建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共享平台。深入调研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持续推进“丝路科学城”高质量建设,赋能“丝路国际人才交流港”,刊发系列研究成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先后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商务部投资促进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欧亚经济论坛、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等进行合作,为促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作者:徐蕴峰 国声智库执行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