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杜安琪):近日,三明市“三个不要忘记”主题宣传调研活动采访团来到福建省清流县。从红色遗产到绿色生态,清流县探索出一条极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发展路径,让清流这颗山区明珠更加熠熠生辉。
红色名片带动乡村振兴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走进林畲毛泽东旧居,迎面影壁上镌刻着毛泽东同志的词作《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四军第二纵队经连城入清流,在行军途中写下了“风展红旗如画”的著名词句。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全省保存最完好的毛泽东旧居,内部展陈着中央红军在清流等地建立红色根据地的详细经过。沿着诗词描绘的路径参观展览,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阅尽沧桑的文物,仿佛带领我们回到了那个光辉岁月,再次接受了一场红色洗礼。
在旧居一角的墙壁上,仍然保留着一条红军七师一团留下的珍贵标语:“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农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清流县博物馆原馆长刘光军向记者介绍,这条标语与红军长征和绝命后卫师有关。
图:林畲毛泽东旧居红色遗迹
1934年红军长征期间,红三十四师作为红军的后卫部队,担任着在长征路上掩护红军主力部队突围的任务。这支全部由闽西客家子弟组成的部队,在掩护主力红军突破湘江时,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惨烈战斗,6000余人几乎全部阵亡。
“据了解,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最后只活下来了一个团长。2019年5月,这位团长的儿子冒着酷暑来到这里。看到标语时,他的眼泪当场就流下来了。”刘光军表示,“他说自己从事红三十四师的史料收集很多年,发现了很多当年使用过的枪支弹药、遗迹遗产,但是就是没有发现过红色标语。这位团长的儿子请求我们一定要把它好好保留下来。”
如今,以毛泽东旧居为代表的一批红色遗址,已经得到清流县委县政府的重点保护和修缮,成为整个清流、三明乃至福建的一张红色名片,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旅行团。清流正努力把红色文化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真正实现“风展红旗如画”。
“体育+文化+旅游”的县域发展新模式
“砰——砰砰——”,鲜艳的飞碟在空中被接连击碎,一声声枪鸣回荡在清流开元射击训练基地。广东双向飞碟射击队的运动员们正在这里进行集中训练,他们身着比赛队服,手持气枪,凝神射击,枪枪必中、弹无虚发,引得围观游客的连连赞叹和阵阵掌声。
图:清流开元射击训练基地
这里青山环抱、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清流成为建设射击基地的最佳地点之一。目前,清流的开元射击训练基地已建有6套国际标准化飞碟靶场,10个气步枪、手枪全自动靶道和5个射击箭靶位,可容纳500名运动员训练、200人对抗射击训练。
“2023年2月以来,我们相继承办了多个国家级射击赛事与奥运会选拔赛。比如今年2月,基地成功举办了2024年全国射击冠军赛(飞碟项目)暨国家飞碟射击队巴黎奥运会最终队伍选拔赛,个人赛4个项目和混合赛1个项目共5个冠军在这里产生。”清流县文旅局党组成员、旅游发展中心主任王耀华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开元射击训练基地建成后,“体育+旅游”已经成为了清流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有大型赛事的时候,都有大量游客来到基地观摩、体验。”王耀华表示。“除了运动员训练的项目,未来基地还在筹备室内气手枪射击、模拟野外仿真枪项目等新玩法,通过赛事带动文旅经济的发展。”清流县经济开发区副主任曾钦水这样向记者介绍。“体育+文化+旅游”的县域发展新模式,正在变成清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乡村生态旅游新业态
走在清流县的田间小路上,一边是大片绿油油的水稻田,葱绿的叶片在骄阳下闪烁着粼粼光芒;另一边是整洁的乡间道路和白墙青瓦的客家民居;远处是连绵的群山、苍翠的丛林和湛蓝的天空。置身这样的美景之中,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旺盛生命力,游客们仿佛已经找到了“向往的生活”。
图:清流县林畲镇石下村
这里是林畲镇石下村,同时也是华润集团投资2800万元援建的全国首个“希望乡村”。作为曾经的闽西革命老区村,石下村的农旅资源也十分丰富。百顷冷泉水、千亩桂花园、万亩茶树山……石下村正在打造集休闲游玩、特色餐饮、乡村民俗为一体的“石下·芬芳俚”文旅有机融合品牌,吸引了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特色产业,将红色遗产、体育赛事、生态资源转化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动力,从昔日的“路隘林深苔滑”到如今的“路宽林茂粮丰”,清流这个底蕴厚重的历史名城、革命老区正再次焕发新生机。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