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开启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三国的国事访问。
此次行程,是习近平主席时隔五年再次访问欧洲。巧合的是,五年前,习近平主席当年的首次出访就选择了欧洲,而这一次访问,也是习近平主席今年以来的首次出访。
元首外交的首站,为何选择欧洲?
五年前,习近平主席曾用一句话为当年的欧洲之行写下注解——友谊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志同道合的结果。
在这个更加变乱交织的世界,中欧如何延续这样的志同道合?
我们从数据中找到了能够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词。
谭主在翻阅欧洲国家对这次访问的相关报道时发现,“战略自主”这个词经常出现。而从数据上看,这种趋势从去年就已经开始。
在对欧洲国家媒体报道中与“欧洲”和“战略自主”相关的报道量进行统计后,谭主发现,去年是欧洲国家媒体讨论“战略自主”最多的一年,相关报道量是5年前的近10倍。
而这些讨论,基本上都是负面的。去年年初,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中心以“欧洲战略自主是否结束了?”为题,对欧洲十三所智库进行了采访。其中,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欧洲战略自主”存在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欧洲国家在目标与行动之间存在鸿沟。
“欧洲战略自主”是欧洲国家提出很久的一个概念,2021年,欧盟委员会又提出“开放的战略自主”,将战略自主的范围从安全与防务扩大到能源自主、维护经济主权、保障产业链与供应链自主等领域。
在百年变局的大背景下,欧盟委员会“更新”战略自主的内涵,这也很正常。但目标更新了,落实的结果如何呢?我们可以梳理下,过去这几年,发生了哪些事:
乌克兰危机升级后,欧洲国家追随美国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反而形成了对美国高价液化天然气的高度依赖,多国能源供应紧张,通胀加剧;
美联储激进加息,欧洲央行被迫加息,欧元对美元汇率跌到近20年来的最低值,大量资金从欧洲国家流出,流向美国;
美国推出《通胀削减法案》,出台包括高额补贴在内的大量措施,不少欧洲企业都将投资计划从欧洲转向美国。
可以说,上边提的几个领域的战略自主,欧洲国家基本一个也没守住。
数据也能印证谭主的判断。
这是欧洲国家主要媒体报道中与“战略自主”共现的负面情感关键词。
这些议题,可以总结为“发展”与“安全”两个维度,而这些议题,也是欧洲人焦虑的来源。
长期关注欧洲局势的崔洪建告诉谭主,无论是乌克兰危机还是巴以冲突,欧洲人发现,很难将局面向符合欧洲利益的方向推动。
这也加剧了欧洲国家对于“欧洲战略自主”的悲观情绪。但这样的现实困境,是否是无解的?
在对欧洲国家主要媒体报道中与“战略自主”共现的正面情感关键词进行分析后,谭主发现,“法国总统”是其中出现的高频词。
而相关报道的最高峰,是去年马克龙访华期间。
习近平主席在同马克龙举行会谈时表示,中国始终视欧洲为多极化世界中的独立一极。
马克龙也在会谈中表示,法方坚持独立自主外交,主张欧洲战略自主,反对搞对立分裂,反对搞阵营对抗。
而在结束访华行程后,在回国专机上接受媒体采访时,马克龙又提到,欧洲须加强战略自主性。
那为什么中法的交流与合作,会成为欧洲媒体在报道“战略自主”时的正面因素呢?
一方面,是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法国是唯一一个同时具有七国集团(G7)、北约、欧盟成员国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的国家,在欧盟等多边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更重要的,是中法关系的示范效应。以法国为具体的观察窗口,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这些正面因素。
谭主对今年以来中法各层级互动的新闻稿进行了关键词统计和分析,谭主发现,“协调”“协作”“协商”这几个词几乎在所有的新闻稿中都会出现。
再通过对文本主题的提炼,可以发现,中法双方希望通过协商的方式,在为两国企业提供公平和非歧视性竞争环境等问题上达成一致。
事实上,这背后正是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在战略自主上,最具痛感领域的体现。
我们都知道,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意图通过打压的方式遏制中国的发展。而近几年中欧关系的消极因素有所增加,正是因为这样的战略误判在影响欧洲国家的对华政策。
这导致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一样,以对手或是防范的心态看待中欧之间的合作。新能源领域,就是集中的体现。
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欧洲政客追随美国政客的脚步,炒作所谓中国电动汽车“产能过剩”,称中国新能源行业损害了欧美国家企业和工人的利益。
也正是因为欧洲国家在产业政策等问题上随美起舞,缺乏战略自主,引发了欧洲国家对“绿色转型”等问题的焦虑与担忧。
事实上,在欧洲国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担忧。
这些观点认为,随着中国制造向价值链上游攀登,中国已经开始反过来向欧洲出口新能源汽车这种高端制造业产品,这意味着中国跟欧洲国家原来的那种互补共赢的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与中国合作就是在增加对中国的依赖,这会让欧洲进一步失去在经济领域的战略自主。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可以看看在新能源汽车这一领域,中法是如何互动的。
谭主翻看了法国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发现,有一款名为“Spring”(春天)的汽车,长时间占据榜单前三名。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款车与中国相关——它是由一家中国公司与法国雷诺、日本日产汽车合资成立的公司生产的。和传统的出口有所不同,这款车背后所代表的,是当前中法乃至中欧在产业互动的新模式。
首先,这款车在设计初始,就考虑到了法国市场的情况。法国的街道比较狭窄,正是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这款车的尺寸相较其他新能源汽车要小一些。
和其他在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一样,这款车的售价在法国市场也极具市场竞争力,这得益于中国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而相比于其他国家的企业,法国企业在利用、发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上,更进了一步。
就拿雷诺来说,雷诺与中国企业合资成立了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公司,深度嵌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并且,他们还积极推动中国企业赴法投资,共同在法国建设了电池工厂。
这也意味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不仅能转换成法国公司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同样也帮助法国公司实现产品的本土化生产,带动法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力。
这样的合作并不是孤例。马克龙曾提出,到2035年法国将实现新产汽车100%为电动汽车的目标,为此,法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上法兰西大区筹划建设了“电池谷”。
而中国企业正在通过同法国企业的合作,深度参与“电池谷”的建设。有了中国企业的加入,上法兰西大区不仅在建设电池生态系统的产业链,同样也开始筹划往上下游进行延伸,这也将会进一步提升法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力。
中法企业合作的实践,是对欧洲国家那些所谓担忧的声音最好的回应。
事实上,这样双赢的局面不止出现在法国。
最近几年,中国企业也在更多地通过海外投资的方式,掀起赴欧洲国家建厂的热潮。习近平主席此次计划访问的匈牙利,就是中国车企和电池厂商出海欧洲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中国企业正在匈牙利建设欧洲最大的电池制造厂,最近,中企也将开始在匈牙利建设在欧洲的第一个乘用车生产基地。
中国已经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中上游,中国企业提供的,是技术与资金。对于中国车企而言,赴海外建厂,是其塑造国际品牌优势的关键一步,而对于欧洲国家而言,中国新能源车企带来的生态系统,恰恰是这些国家塑造本土产业竞争力所需要的。
匈牙利谚语说,结伴才能走得更远。
其实,不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是其他领域,中欧之间的经贸关系从来都不只是谁单方面地获益,就拿匈牙利来说,匈牙利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也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成员。近来,匈牙利的经济增速,位于欧洲国家的前列。
与中国的合作,并不是依赖与控制的关系,而是双方对共赢价值的主动选择。
与中国的合作,回应了欧洲人对于发展的焦虑。而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欧洲国家在与中国的合作中找寻发展的路径,这也能促使欧洲国家在安全问题上找到解法。
当前,欧洲国家深陷安全问题和发展问题相互掣肘的泥淖——地区冲突拖累了原本就增长乏力的欧洲经济,而在发展面临停滞甚至衰退的风险下,欧洲国家却很难把精力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地区冲突的延宕让欧洲国家加大了军费开支,部分欧洲国家的军费开支甚至增长了75%。
由于欧洲本身生产能力的限制,这些大幅增长的军费大多用来购买美国的武器装备,这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国家在安全问题上对美国的依赖,进而丧失欧洲国家在安全上的战略自主。
这种恶性循环,也让欧洲战略界在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提出了“双输”的概念。他们认为,欧洲只能在大国博弈中“被动阵营化”,从而成为“输家”。
但中国,也让欧洲国家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长期关注欧洲局势的崔洪建表示,从去年成功斡旋沙伊和解,到在巴以冲突中的努力,中国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尊重事实的是非曲直、不选边站队的特点,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这样的特点,也让中国成为为数不多可以同时与冲突双方保持沟通和进行对话的国家。
当前,一些欧洲国家希望同中国一道努力,推动欧洲大陆早日恢复和平稳定。
而欧洲政界及战略界,也越来越多出现了对自身困境的反思。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一些地区冲突中扮演劝和促谈的角色,是因为中国秉持着双赢的理念。这种理念也让中国统筹着安全与发展,也让中国不会将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
双赢理念的背后,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处事方式——和而不同。
这个词,出自于《论语》。五年前,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时,马克龙总统曾向习近平主席赠送了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
中欧作为世界两大文明,有不少不同之处,但这并不影响中欧成就志同道合的“君子之交”。
而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国家,都应该怀着“和而不同”的胸怀,以实际行动成为其他国家交往互动过程中的样本。
双方应该彼此照亮,继而照亮世界。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