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央视频融媒体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联合出品,央视娱乐传媒制作,在烟台海阳市东方航天港录制的大型科技文化晚会《航天之夜》即将于2024年1月27日晚8点在央视频客户端与央视网平台同步直播。《航天之夜》由三个篇章构成,以中国空间站的三个舱段“问天”“梦天”“天和”分别命名,讲述中国航天人乃至中华民族走过的太空之路。
作为首档以“航天”为主题的晚会,《航天之夜》邀请了众多航天领域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共同参与,创意的舞台呈现形式和嘉宾的精彩表演尽显科技与艺术交辉之美,在辞旧迎新的节点带领观众一起跨越次元、筑梦航天!
《航天之夜》主视觉海报
细数东方巨龙航天来路与远方
融合创新生动表达“潮看”航天梦
《航天之夜》是一封以中国人的飞天梦想为题,写给浩瀚宇宙的浪漫情书,既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的殷切寄语,又有长征十一号火箭总指挥金鑫、北斗三号卫星总师陈忠贵、神舟飞船副总师郑伟、天问一号环绕器副总师朱新波带来的知识分享和动情朗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英雄杨利伟与公众分享了“飞天圆梦20载”航天筑梦的激情时刻,航天老同志合唱团以一首《祖国不会忘记》,代表众多航天领域的无名英雄们表达心声,彰显航天追梦的宏图伟愿。晚会最后,将近95岁高龄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发出殷切寄语:“长征系列五百次发射,会记录到光辉的历史史册,我们应当在下一批五百发的发射中再创辉煌。希望我们年轻的同志们再接再厉,努力共同创造我们国家新的未来!”
同时,新的时代也赋予了航天事业新的意义与风采。《航天之夜》群星云集,以多元融合创新的艺术表达多角度诠释“航天”元素,与演唱、动画、舞台剧等多种艺术表达形式有机结合,大胆激活航天概念的“潮趣”元素——航天是严谨的、高大上的,也可以是生动的、接地气的,全面展示了航天事业在当下的多元魅力,更让新一代的年轻人切身体会航天梦想之浩瀚、使命之远大。
长征十一号火箭总指挥金鑫、天问一号环绕器副总师朱新波、神舟飞船副总师郑伟、北斗三号卫星总师陈忠贵(左起)
“艺术+技术”极致跨界
首创多元组合节目形式强势破局
航天是人类最浪漫梦想与最顶尖技术的结合,伴随着跨越千年的天问之谜,中国在航天领域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也不断创造新的奇迹。本次晚会在录制和后期制作中首次融合利用虚拟制片技术、AR、虚拟数字人参演等多项创新,与晚会嘉宾的精彩演绎交相辉映,冲破现实与虚拟、技术与想象的边界,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营造出前所未有的科技感、艺术感、沉浸感。演员何冰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与“世界航天第一人”万户展开一场面对面的谈心;演员金晨一人分饰两角,演绎现代航天员与清代科学家王贞仪,为我们带来一场惺惺相惜、跨越百年的对望;虚拟现实技术更是时而铺陈出群星璀璨的宇宙,时而幻化成姿态优美的鲸鱼,一场场视觉奇观为晚会带来别样的视听感受。据介绍,在晚会制作中使用虚拟制片技术尚属行业首例,这也让《航天之夜》成为践行总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理念的又一生动案例。
《航天之夜》科技感舞美
在积极探索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同时,晚会更大胆追求不同艺术形式多元组合的可能。演员高圆圆搭档儿童剧团成员自编自导自演音乐剧,探索浩瀚星空;太空育种团队开设现场小课堂,链接广袤宇宙与农业民生;马凡舒、任鲁豫沉浸式解锁“太空之旅”,探索东方航天港科普中心;创意节目《如愿》打造“演唱+舞台剧”全新模式,歌声与故事创新组合,回忆艰辛飞天梦……表演形式突破传统、呈现内容打破常规,全方位融合航天知识、航天人、航天精神,让这场盛会有滋有味,更留余香。
高圆圆与儿童剧团成员共同呈现音乐剧舞台
央地携手强强联动
深情回望二十年漫漫航天征程
2023年,是对中国航天事业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20周年,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第500次的发射。值此重要节点,邀观众一起回看二十年漫漫航天征程,聚焦航天事业,致敬航天精神,揭开中国航天激情与梦想的新篇章。
飞天之梦,在于砥砺探索,更在于创新突破。本次节目录制落地山东烟台的东方航天港,作为专门建设的提供海上发射技术服务的航天港,东方航天港已先后完成六次海上发射任务,累计发射卫星四十一颗。从大海到太空,从地球到星辰,这里是多次海上飞天探索踏上征程的始发站和见证者。
航天老同志合唱团演唱《祖国不会忘记》
时代巨轮滚滚,航天之梦永远向前。《航天之夜》即将于2024年1月27日晚8点在央视频客户端与央视网平台同步直播,邀你一起见证航天漫漫征程,脚踏无垠大地,仰望星空与希望,体验一场理性与感性、科技与艺术的跨界盛会。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