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表达逻辑,深度聚焦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互利共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来听听主创人员讲述节目背后的故事与感悟。
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总撰稿 丁雅妮:
丝绸之路的兴起,其实是发现一条贸易的通道。大家去找寻彼此、连接彼此,知道世界之外还有世界。有贸易然后就会有一些文明的交流,这种人的流动,最后是一种文化的这种交流和交融。
我们现在是给这个古老的定义,给它一个全新的、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个新的注解,或者新的一个诠释。丝绸之路沿线上的这(些)国家,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靠什么东西去把大家凝聚在这样的一个倡议之下,让大家都愿意加入进来?每一个人可能想生活得更好,“一带一路”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目标。
共建“一带一路”的原则——共商共建共享,其实这一个“共”字背后,就是一个中国人的这种世界观,要跟别人一起商量着发展。
总书记他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后的最初的几年的行程,去看以后发现,其实非常密集,他去走访的这些国家,他每次去的时候,其实他都会要提到“一带一路”,让大家要增进这种共识,增进对这个事情的了解,包括中国的理念,推进一些项目的落实,其实能看到,这样一座桥、一个铁路到底能怎么改变我这个国家的经济,改变这个国家生活的,每一个人的这种命运,所以用实际的行动让大家看到中国的这种诚意。
总书记他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后的这10年的时间,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个“共”字,体现得特别充分,我们导演出去拍了很多,就特别感人的故事,包括去帮助别人种水稻,然后打井,还有就是修隧道这些事情。乌兹别克斯坦的那个卡姆奇克隧道,那时候世界上有很多,有修那种长、大隧道的这种国家,他们去看了以后,他觉得这件事情做不完、做不了,然后我们去研发这种设备,去研究这个地形,我印象中是用了900多天完成了这个隧道。最好的技术拿过来、找发展的契合点、给更多人带来发展机遇,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知道给别人送把伞。
为什么能有150多个国家、有30多个国际组织能够加入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来?核心还是一个诚意,大家都需要发展,而且你这个发展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不断去探索新的可能性,去探索新的这种未来,我觉得它就是这样一条非常开放的一条道路,去让大家共同来完成这件事情,我们携手共同去让自己变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