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过的几场全球性大会,值得一说。
一个是G20峰会,原来G20成员当中,G7的声音格外大,但今年的宣言里,不仅美西方想炒作的话题一句没写,许多需要美国遵守的规则都写了进去,连美媒都惊呼拜登失败了。
G20峰会之后的“77国集团和中国”峰会,力量的此消彼长变得更加明显。
峰会上,由134个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布的《哈瓦那宣言》,直指当前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巨大挑战。轮值主席国古巴的领导人还说,“南方国家”要求终结这个“充斥着掠夺的国际秩序”。
反对不公正、不合理,发展中国家一直都在提,但现在,这种呼吁,变得格外有底气。
不论是中东和解潮,还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扩员,再到最近一系列多边会议上发展中国家的空前团结,都给人一种真切的感受,世界,真的不一样了。
这种趋势,习近平主席是这么说的:当前,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这,正是当前国际形势发生的根本性改变。
这种崛起,首先体现在发展中国家所在的国际组织实现了进一步的壮大,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权,前所未有地得到了提升。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从5国,变成了11国。扩员前,金砖国家成员国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扩员后,则增加了中东、北非等区域的成员,更为广泛地覆盖到了发展中国家聚集的地区。而G20中的金砖国家也变成了7个。
不久前,非盟在中国的率先支持下,成功加入G20。
G20,是目前全球除了联合国之外最主要的多边机制之一,但这个机制当中的非洲国家,此前只有南非一个。
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超过50个。带着提高发展中国家发言权的目标,去年G20巴厘岛峰会上,中国率先公开表达了对非盟加入的支持。
||G20巴厘岛峰会
根据谭主了解,在今年G20外长会上,还只有3个成员国支持非盟加入,在中国的努力下,最终促成了G20实现成立以来第一次扩员。
这股潮流,美西方国家同样能够感受得到。只不过,他们做的事情,是团结的反面。
拜登出席G20峰会前,释放消息称:对世界各国而言,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全球联盟比与中国加深关系更安全,离间起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与此同时,美国也对发展中国家一反常态地“热情”,G7更是邀请了6位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参会。
美西方的不淡定,说到底是“此消彼长”带来的痛感越发明显。
这种痛感,还对应着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第二个表现,地区国家越来越团结,向心力越来越强,美西方处处失火的感受也更加突出。
这次G20峰会上,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沙特等国家围绕不合理的减碳要求,与美西方据理力争,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自信背后,是金砖国家的支持,更是地区形势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今年,沙特和伊朗在中国的斡旋下,完成了历史性的和解,紧接着一股和解潮遍及了中东更多国家。到5月份,阿拉伯国家联盟,不再惧于美国的施压,重新恢复了叙利亚的成员资格。
||5月7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外长级特别会议
而美国,曾经扬言要把沙特变成“国际弃儿”的口气不见了,为了挽回所谓的“影响力”,也照猫画虎,带着一个“沙以和解”方案,又找回了中东。
在华盛顿一片“失去中东”的懊恼声中,中东国家开始尝试在这片区域自主建立真正安全、稳定的环境。前不久,伊朗提议,为确保地区安全,伊朗计划与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伊拉克等地区国家联合组建海军联盟,该联盟还将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
不管这个联盟是否会实现,这个提议本身就说明,发展中国家的事,可以靠发展中国家解决。
越来越多的自主选择背后,是发展中国家对自身力量的重新认识,而这也带来了群体性崛起的第三个表现,对国际秩序实实在在的影响。
||G20新德里峰会
今年G20峰会,在联合宣言中,谭主发现了这样一句话:
“重申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本着多边主义精神、以共识为基础继续运行,所有成员平等参与包括峰会在内的所有活动。”
这句话传递的,正是发展中国家的胜利。
“重申”二字,就是对美国想用“小圈子”议题绑架大会的纠偏。
联合宣言一出,美国内部一些人立刻大失所望,不仅毫不客气地指责拜登的失败,还对本届G20峰会的轮值主席国印度,阴阳怪气。
面对美西方的阻挠,为什么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坚定地站在了一起?印度等一些同为美国盟友的发展中国家,正是观察窗口之一。
印度是今年G20的轮值主席国,也是美国的盟友。美国一直希望能够把印度作为打入发展中国家内部的楔子,制造所谓的“中印领导权之争”。
于是,这次G20峰会前,美国着意拔高印度在“全球南方”中的领导地位,希望通过吹捧赢得其支持。
尽管如此,今年G20峰会上,印度最终的态度,却很值得玩味。
||G20新德里峰会,美国总统拜登与印度总理莫迪
按照G20机制,峰会并不设置投票环节,宣言的达成要靠成员国之间达成共识。
联合宣言中,直接写入了针对美国的“反对保护主义”“可持续的半导体供应链”,要协调所有成员国的共识,作为G20轮值主席国的印度显然是发挥了一定作用的。
其实,不妨再回头看看美西方“吹捧”新德里峰会成功的报道,其整体基调,只说本次G20峰会声势很大,但却暗示说是拜登宣布出席,才给了印度“大放异彩”的机会。
一下子,把印度作为G20轮值主席国的努力,彻底附庸化。这样叙事,暗含的恰恰是美西方集团对印度骨子里的轻蔑,哪怕它是美国的盟友。
今年,美国原本承诺印度要召开一场“印太峰会”,结果却不了了之。拜登这次来亚洲,承诺G20峰会期间安排对印度的国事访问,并在结束后安排美日印澳四国会议,结果不仅也都取消了,拜登还去了越南,这么明显的“厚此薄彼”,让印度备受冷落。
印度的不满,显然不只是闹闹情绪,美西方国家那种彻底的轻视,也不止停留在语言。
在印度即将举行大选的背景下,美国人权观察组织声称,“在莫迪政府的领导下,印度的公民和政治权利急剧恶化。”拜登自己也不忘对印度的人权问题指指点点。
||拜登曾在G20峰会上同印度总理莫迪讨论人权问题
美国到底把“盟友”当成什么,印度是“冷暖自知”。
也许有人觉得,印度相比G7,毕竟还不算美国的“核心朋友圈”,但“核心朋友圈”就好到哪儿去吗?
即便是对欧洲盟友,美国也毫不手软。谭主了解到,欧债危机发生后,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出席当年的G20峰会时,现场断然拒绝向意大利提供帮助,并意图干涉意大利经济主权。
美国对盟友可谓是吃干榨尽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如此露骨的霸道,让当时现场在座的国家深感震惊,发展中国家更是对此深恶痛绝。当然,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直也想改善形象,营造自己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搞建设和发展。
本次G20峰会结束之后,美国媒体又开始炒作拉着印度、沙特、阿联酋等国一起搞出的所谓“成果”,“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按计划,这个走廊将通过铁路和海路将欧洲、中东和印度连接起来。
||海外媒体“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线路方案预测
这个走廊的建设,具体细则就还得两个月才能有。本质上,还是“画大饼”。 按照美国规划,要穿过整个阿拉伯半岛建设一条铁路——在沙漠里建铁路。
且不说美国国内三天两头火车脱轨,是不是真有能力在沙漠建铁路。即便有,美国的选举周期决定了他们与长周期的发展规划几乎绝缘。
||美国俄亥俄州火车脱轨事件
谭主也了解到,欧美工商界也早已形成共识,坚决不给美国的基建计划买单。2年前,美国在G7会议中的提出的万亿级别的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到现在为止筹集的资金寥寥。
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既没有中国的基建能力,也学不来中国的投资逻辑,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投资,采用的是“金融资本+工业投资”的方式,换句话说,“边修路,边建厂”,也就是在投资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同步引入产业资金。这样一来,可以高效发挥出基建的经济拉动效应。
这背后,是真正为地区发展考虑的长周期思维,而不是把投资当成控制手段的短视。
美国本末倒置,只能变成东施效颦。
当发展中国家的声音越来越大,当美西方控制世界的逻辑越来越被看清,有一个变化会自然出现:
世界不会再按照某一种模式发展,美西方无法掌控的发展新模式将越来越多。
中国走到今天,靠美西方的发展模型,显然推导不出来。美国不去想,为什么别人不一样,而是条件反射般地打压制裁,科技封锁,极限施压。
美国是这样对中国的,也是这样对大多数探索自身道路的国家的。
||美国对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实施制裁
总统刚刚来华访问的委内瑞拉,就一直被美国摧残。因为不愿再采纳美国的发展模式,委内瑞拉遭遇了美国的严酷制裁,委内瑞拉的国有机构和企业共有93个账户被冻结,220亿美元的资产被国际金融机构冻结。
这种艰难境地,其实体现了很多资源型国家,在探索自主发展道路时,面临的共同困境——尽管拥有巨量的能源,却被美西方过度控制。
对此,越来越多这样的国家选择了争夺发展的主导权,走自己的路。
前不久,中东主要的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投资公司,正式开设北京办事处。而数据显示,以阿布扎比投资局和科威特政府投资局为代表的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已经是40余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动,不仅是在加密合作,更是在寻求一种精神共鸣——建立独立、自主、有尊严的国家。
今年以来,谭主注意到一个细节,已先后有5国总统到访中国的一座城市,深圳。为什么是深圳?
大家可能都会说,这里是开放的前沿,这里是创新的高地,我们也能找到很多数据印证这个结论,比如深圳一座城市的PCT国际专利已经连续近20年保持中国第一。
但谭主更想说的是,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打破了西方关于发展模式的一种想象:
发展中国家并非只能在产业链下游,也并不就是“落后”的代名词。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深圳参观
实际上,早在2016年,首次在中国举办的G20峰会上,发展中国家就已经突破了西方的想象力。
那次会上,通过了《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这是全球首个由多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数字经济政策文件。
谭主了解到,当时无论是中国提出的这个倡议,还是杭州的数字经济水平,都让与会的发达国家格外惊讶。
与其说他们惊讶的是中国的数字经济,不如说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超越了他们的想象和认知。 事实上,即便是被西方建构为最落后的非洲国家,在探索自己发展道路中的新进展,也在打破很多人的固有认知。
去年6月,肯尼亚总统发表文章,明确提出七国集团应该向非洲学习如何应对多重危机的经验。
非盟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行动力远胜美西方,即便在疫情期间,仍协调各国政府集纳了30亿美元用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以此避免代价更加高昂的潜在损失。
从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如果万事万物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
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仍然需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怎么发展最有利于本国,他们自己最有发言权。这个世界不需要模式的权威和神话,需要的是各美其美,万千气象。
如果美西方真的内心强大,那更应该开阔胸怀,让发展中国家,大胆找寻自己的方向。如果不能接受任何其他道路,那恐怕只能说明,虚弱的是美西方自己。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