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减贫的世界银行 “决不能受制于白宫”

来源:成都商报 | 2023年04月01日 06:51:54
成都商报 | 2023年04月01日 06:51:54
原标题:致力于减贫的世界银行 “决不能受制于白宫”
正在加载

  3月29日是世界银行新一任行长候选人的提名截止期限。

  提名程序启动于2月23日,为期约五周。其间,世行各成员国均可提名自己的人选。

  而在提名程序启动当天,美国总统拜登就提名印度裔美国人、前万事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阿杰伊·班加为下任世行行长,动作之快令人瞠目。

  虽然俄罗斯曾表示考虑提名自己的人选以挑战美国,但西方媒体分析认为,由于世行自成立以来一直由美国实际掌控,其股权结构决定了来自俄罗斯或其他国家的挑战不太可能改变结果。

  路透社称,美国的提名几乎决定了班加的当选,而这可能进一步暴露出美国与世行其他股东之间日益加剧的紧张关系。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美国”

  “紧张关系”的根源并非美国提名的世行行长人选本身,而在于其背后美国的一家独霸“惯例”。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样,都是美国主导的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产物,且总部都在华盛顿。

  虽然世行行长选聘过程理论上遵循择优和开放原则,但按照美欧当初达成的所谓“君子协定”,美国人掌管世行、欧洲人掌管IMF的潜规则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此前的13任世行行长均由美国总统拍板,这也决定了世行从一开始就自动服务于美国的金融霸权。

  这一由美国和欧洲国家长期把持两大国际金融机构最高决策岗位的“传统”越来越受到诟病,外界呼吁提升发展中国家在这两大机构决策过程中的发言权。

  美国冷战时期的“遏制政策之父”乔治·凯南在1948年就说过:“我们拥有世界上50%的财富,却只有世界上6.3%的人口。为了保持这种优势又不危害我们的国家安全,我们必须让其他国家按照我们设定的规则行事。”

  正如布鲁金斯学会全球经济与发展计划副主任霍米·卡拉斯所说,美国能够“不正规”地决定世行行长人选,仅仅因为美国是世行的最大股东和金主。

  国际开发协会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最高

  而在世行五大机构中,负责向最贫困国家提供无息贷款和赠款的国际开发协会(IDA)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最高。

  正是因为美国掌控下的世行在提供援助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行有利于美国的政策,本该从世行援助中受益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反而纷纷遭遇发展瓶颈甚至陷入债务危机。

  数据显示,非洲七成以上的外债都由西方私人债权人和世界银行等多边国际机构持有。

  牛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客网站:有关机构去年发表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非洲国家外债总额为6960亿美元,多边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持有39%,西方私人债权人持有35%。

  2020年,由西方传统债权国组成的“巴黎俱乐部”与二十国集团(G20)曾达成“共同框架”,旨在帮助低收入国家进行债务重组。但是,当有关方面呼吁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也参与减债行动时,世行和美国政府却一致表示反对。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日前在接受印度媒体专访时承认,“共同框架”的失败可能会让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债务违约风险。

  他由此认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需要“重启”,否则很难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

  国际行动援助组织首位非洲裔秘书长阿瑟·罗若克撰文指出,世界银行的使命本应是消除贫困、促进共同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多年来,世行在加剧贫困和不公正方面比其他全球机构走得更远,包括对贫穷国家附加贷款条件。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美国”。因此,由美国选择的世行行长根本无法解决全球危机。

  实现“真正变革”可能吗?

  世行作为一个多边“减贫”机构,却没有向发展中国家及时充分地提供急需的发展资金。

  这在近些年来最受重视的气候融资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应对气候变化已成国际共识的背景下,大型全球性开发银行已承诺将总融资额的一半用于气候项目;相比之下,世界银行远远落后。

  澳大利亚“对话”新闻网指出:世界银行等捐助方更愿意为气候变化减缓项目而非适应项目提供资金,理由是资助减缓项目能够取得显而易见的成功。但国际社会认为,应当优先考虑资助适应项目。

  值得一提的,最近两任世行行长都是提前离职,且原因都与气候问题有关。而这背后,都有美国政治干预的影子。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上任之初就退出《巴黎协定》,而当时的世行行长金墉(美籍韩裔)提前离职,被认为源于他与特朗普在气候政策上的重大分歧。

  与此异曲同工的是,由特朗普提名于2019年4月出任世行行长、任期应到明年4月结束的戴维·马尔帕斯也在2月宣布,他打算在今年6月30日之前提早卸任。

  外界普遍认为,这与他长期质疑多边主义和气候变化的“特朗普式”态度有关。

  随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上升,不少有识之士认为,以减贫为主要职责的世行应当打破美国人把持行长的惯例,更多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关切,推动世行治理的真正变革。

  倡导债务减免和国际金融改革的民间组织“欧洲债务与发展网络”发文指出,世行需要改变,首先应以公开透明的程序选拔行长。未来的世行必须在落实而不是破坏全球发展议程方面发挥作用。

  但文章直言,美国此次迅速提名自己的候选人,表明其仍希望维持过时规则,这与世行一直宣扬却从未兑现的透明、高效和善治原则相去甚远。

  美国《石英》杂志的评论文章认为,美国是世界银行最富有的股东,但也是世行服务全球的最主要障碍。受美国国内政治影响,世行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近年来已大幅下降。

  文章援引牛津大学布拉瓦特尼克政治学院院长恩盖尔·伍兹的话强调,下任世行行长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求富裕国家提供更多资金,并合理分配和使用这些资金。但要做到这些,“他或她决不能受制于白宫”。

  综合新华社 央视新闻

  印度裔背景受关注

  美提名新世行行长人选

  世行自成立以来,行长一直由美国公民担任,也由美方提名人选。分析人士说,美国选择班加的一大考虑是他的印度裔身份。

  班加63岁,为美籍印度裔人,现任美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董事会副主席,在商业领域有30多年工作经验,除了曾在万事达卡公司任职,还曾担任美国红十字会理事,以及卡夫食品公司和陶氏公司等企业董事。

  拜登发表声明说,班加在动员公、私营领域资源推动解决气候变化等“当今最紧迫挑战”方面颇具经验,“特别适合在此历史关键时刻领导世行”。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发表声明说,班加的经验“有助于他实现世行消除极端贫困、扩大共享繁荣的目标,同时推动必要变革以有效完善这一机构”,包括推动减少碳排放、适应气候变化的举措。

  世行在公开声明中承诺,行长遴选过程将秉持“公开透明、任人唯贤”原则,提名人选程序截止日期为3月29日。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正是为了避免美方人选遭遇抵制,拜登政府才推出一位印度裔人士。据美联社报道,反贫困组织“禧年美国网络”执行总监埃里克·勒孔特说,“美国期望其提名的人选得到发展中国家支持”,“与其他经济体打过交道又有根基”,因此班加获得提名与他出生于印度的背景“关联甚大”。

  美国华盛顿智库“全球发展中心”政策研究员克莱门丝·兰德斯说,当前背景下,世行行长承担的职责颇为棘手。世行应采取更多行动应对跨国危机,比如资助大范围新冠疫苗接种等防疫项目。

  批评人士认为,世行还应在帮助欠发达国家融资应对气候变化、同时避免其背负沉重债务方面做得更多。

编辑:黄佐春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致力于减贫的世界银行 “决不能受制于白宫”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