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2556级钢梯建成后,“悬崖村”的青年如今生活得怎么样?
面孔 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7日 18:47

央视网消息(记者 孙晓媛 视频 彭俊):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悬崖村”“90”后彝族小伙儿某色拉博从山下背过很多东西上山回家,有大米、化肥、山羊,甚至在堂哥结婚的时候,按照习俗,他还背过堂哥的新娘。

2016年,因“天梯”作为贫困标识而被广为人知的“悬崖村”迎来了巨大变化。凉山彝族自治州决定修建一条钢筋结构的梯道,解决村民出行安全问题。

随着通往山上的2556级钢梯的建成,村子修电通网,拉博逐渐背回了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再后来,到2020年5月的时候,村里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下山进城,告别土坯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拉博一家也在其中。

攀爬落差达800米的山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对于在这里出生并长大的拉博来说,“倒是不会觉得有多害怕”。

4岁的时候,拉博第一次跟随父母下山走亲戚,下去的时候他被父亲用布条绑在了背后。回来上山的时候,他在前面手脚并用地攀爬,父母则在后面小心翼翼跟着。等到八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健步如飞自由来去了。

少年时期的拉博常常在草地上狂奔,在山坡上打滚,他跟随父母一起种地,也自己一个人放羊放牛。如果遇到下雨天或者多雾天,家里的牛羊常常会迷路,但他总能顺着牛羊的脚印把它们找回来。

2012年,拉博跟随堂兄弟去广东惠州打工,在电子厂流水线车间工作两年后又回到了村里。因为哥哥分家后,按照家乡的习俗,父母要跟随最小的儿子一起生活,于是他接过了照管老人的责任。

回到村里后,他告诉父亲,大城市的楼很高,车很多,但还是更喜欢自己家乡的大山。他说不清这其中的缘由,但就是感觉自由亲切。

如今的拉博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如果没有建那条钢梯,或许他的一生也会和父辈一样,在这座悬崖上度过。

改变来的很快,现代文明似乎一夜之间冲进了这个闭塞的村子。

2016年底,村里通了4G网络,拉博从外地游客的手机中第一次接触到了短视频。

作为年轻人,他对所有新鲜事物都保持着好奇和热情,开始尝试用手机拍摄峡谷、大山、溶洞、温泉和原始森林。再后来,村民、游客、上学的孩子也都成了他视频里的常客。

“路”修好了,旅游热潮随之而来。拉博在旅游公司找到了一份户外向导的工作,这份工作让他看见了更大的世界。

以前不知道什么是户外,参加培训后,他发现其实很多东西从小就在做,非常熟悉。

此后,他便带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甚至还有新加坡、日本、俄罗斯的外国游客走进原始森林,登山、放羊、看日出和云海,向他们推荐美食、美景和民族文化。

最近,拉博又学会了一项新的技能。他熟练操控着无人机,在山顶自由飞翔,目光所及皆是无限风光。

互联网改变着“悬崖村”,曾经800米的悬崖落差和两三个小时的路程,如今只隔着一个屏幕的距离。

现在拉博每个月都要爬钢梯上山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下山回家休息几天。路还是那条路,但他身上背的东西早已不再像从前那般沉重了。

编辑:豆瑞华责任编辑:于晓丹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