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天(12月12日)是我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周年的日子。水利部发布,7年来,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494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一年的水量,从根本上缓解了受水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7年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向北方输水已惠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苏、安徽、山东7省市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和280多个县市区,受益人口达1.4亿。
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综合处调研员 高立军:据监测,1956年至2016年,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是49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通水7周年以来,累计调水是494亿立方米,相当于为北方调来了黄河一年的水量。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之前,北京、天津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通水7年来,“南水”已经由原来的补充水源跃升为许多大中型城市的主要水源。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办公室主任 井书光:在北京,南水北调水占城区日供水量的七成以上;在天津,城区南水北调水的日供水量接近100%;郑州市中心城区90%以上的居民饮用“南水”;河北省受水地区有500多万人彻底告别了世世代代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7年来,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东线一期工程输水干线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以上,沿线群众饮用水质量显著改善。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7年来,沿线受水地区的河湖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水资源补充,一大批河湖从多年干涸断流或缺水状态逐步开始复苏并持续向好。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建管局副局长 田勇: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北方50多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70多亿立方米,推动了滹沱河、瀑河、南拒马河、大清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生态文明建设,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通水之前,由于过度使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华北地区一度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严重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累计亏空1800亿立方米左右,超采的面积达到了18万平方公里,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引“南水”替换地下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华北部分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得到有效恢复。
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综合处调研员 高立军: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回升,浅层地下水水位回升了2.37米;今年密云水库蓄水量达到了33.59亿立方米;今年8—9月份,永定河实现了1996年以来865公里河道首次全线通水。
最新监测成果显示,截至2020年底,南水北调受水区省市城区累计压采地下水约30.17亿立方米,累计封填自备井超3.8万眼,受水区浅层地下水水位从2020年开始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