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老西藏精神:雪域高原的精神脊梁

来源:央视网 | 2021年11月22日 10:36:04
央视网 | 2021年11月22日 10:36:04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驻藏部队官兵、援藏干部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在和平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发展西藏的伟大历程中,孕育、传承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这一代代默默的奉献者、舍身忘我的奋斗者、“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建设者,用行动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以短短70年时间,在西藏实现了跨越上千年的历史性进步。

“老西藏精神”诞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1950年3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为主力的进藏部队,为和平解放西藏,爬雪山、涉激流、忍饥寒,克服千难万险最终取得胜利,喜马拉雅山上插上了五星红旗。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从此,西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祖国大家庭里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西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汪德军:进藏部队每一个干部战士身上要背70多斤的物资,徒步走进西藏。在翻越西藏大山大河过程中,干部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一路为西藏老百姓看病送药,让我们西藏老百姓首先认识了解放军,认识了共产党。

西藏和平解放后,十八军将士继续扎根高原,开荒种地、修筑道路、发展生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与西藏各族人民一道,艰苦创业、英勇斗争、攻坚克难,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而为了让西藏各族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在“老西藏精神”的激励下,人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建起了西藏历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条公路、第一个机场、第一所小学、第一座农场等,为西藏现代化建设打下重要基础。

总台记者 李朕:现在我们来到拉萨市林周县林周农场。林周是拉萨最大的农业县,有着“拉萨粮仓”的美誉。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这里还是乱石荒地。从1965年开始,一批批支边知识青年从祖国各地来到这里“开发边疆,建设农垦”,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藏干部一起,发扬“老西藏精神”,将原先的荒滩变成了粮仓。

一茬又一茬的援藏干部支援西藏,他们用实际行动增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使“老西藏精神”历久弥新。两次进藏工作的山东援藏干部孔繁森就是其中一员。

孔繁森,1992年底被任命为阿里地委书记,为了加快阿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8万多公里。1994年11月,孔繁森不幸因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如今,学习和发扬“孔繁森精神”成为西藏传承“老西藏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

西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汪德军:“孔繁森精神”也是“老西藏精神”的延续,“孔繁森精神”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在世界屋脊上树立了一座座的丰碑,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正是因为一代代驻藏官兵、援藏干部,一批批的优秀共产党员等,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发扬“老西藏精神”,才有了今天西藏各项事业加快发展。195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9亿元,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编辑:刘洁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老西藏精神:雪域高原的精神脊梁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