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高校“藩篱” 营造终身学习新生态

来源:科技日报 | 2021年10月28日 10:48:38
科技日报 | 2021年10月28日 10:48:38
原标题:打破高校“藩篱”,营造终身学习新生态
正在加载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高校越来越融入社会发展,并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必然走向开放,而绝不是像现在这样相对封闭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校园。

  潘海生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30万深圳大学校友可再回母校,申请使用食堂、操场、会议室等资源……近日,深圳大学举行“深圳大学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启动仪式。该计划以“终身学习、积极进取、共同成长”为教育和服务理念,依托学校教学科研特色和资源优势,继续服务校友和校友企业。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潘海生教授表示,未来社会就是终身学习的社会,需要在政府统筹之下,学校教育、职后教育、企业教育等不同的教育机构多方参与,以实现全社会资源有效整合之下的多方面、多功能教育资源供给,最终实现“人人时时处处”的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到

  “终身学习的概念由来已久,最早在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于1926年出版的《终身教育》一书中提出,并被引入整个教育领域。”潘海生介绍,20世纪2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提出要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以适应不断演化的知识体系。

  “终身学习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在六七十年代,技术革新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职业类型也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快速发展和革新。以往人们在经过学校学习,以及入职培训之后,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能够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潘海生分析,但是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学校学习和入职培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已逐渐不适应技术、职业的革新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强调人的一生必须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和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获得新的适应力。

  在终身学习这个大概念下,其实还包括很多小概念。比如补偿性终身学习,即一些人在青少年时期由于环境或家庭条件原因,没有接受足够的教育,在后来有条件时选择继续学习来弥补之前的遗憾;又如发展性终身教育,即一个人在其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因知识和技能不足,或是在换工作时,进行自我更新型的终身学习。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老年人在退休以后想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优良的老人,会选择学习绘画、摄影等。终身学习在一些特定领域内早已开始发展壮大。

  丰富整合教育供给支撑终身学习

  “有人学习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有人学习是为了谋求职业发展,有人学习是为了培养兴趣爱好。根据每个人需求的不同,终身学习的内容、方式、途径也会有所不同。”潘海生表示,现代人往往感觉好像没有时间学习,实际上我们随时都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使用手机新功能,掌握一个新软件,这些都叫学习,要把终身学习的概念放在一个更为宽泛的层面去理解。

  潘海生说,中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始走向了共同富裕。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充分尊重所有的学习者,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为中心,提供各级、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教育供给。

  比如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既要建立起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并存的制度,又要打通双方彼此融通的渠道,为青少年学习者提供适应其个人发展的多样化学习通道。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放云平台,把现有的各种电子化学习资源整合在一起,为各级各类的学习者提供培训和终身学习的机会。要实现终身学习就要进行全纳教育,即保障“人人时时处处”可以学习。这就不仅要借助现在的普通教育资源,还要借助开放大学、社区教育、企业培训、企业学习课程,以及各级各类的社会培训机构、网上公开的学习资源等,形成多维一体的教育体系和内容供给机制,让“人人时时处处”地获得学习资源,根据个人兴趣来进行教育选择。

  潘海生建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建立起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平台,为终身学习提供评价依据。

  高校支持终身学习需要进行顶层设计

  未来高校资源是否应该进一步开放,服务全社会和全民学习?潘海生认为,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高校越来越融入社会发展,并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必然走向开放,而绝不是像现在这样相对封闭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校园。

  “深圳大学开放食堂、操场、会议室资源给校友共享是一件好事,但可能会对现在高校管理带来很大挑战。”潘海生认为,现在的高校管理还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尤其是后勤管理、图书资源管理,都是一种集中管理的模式,对社会开放无疑会增加院校的管理成本。为此,需要根据所提供服务的产品属性,对资源进行部分有偿使用,建立起相应的成本分担和补偿机制。

  在目前疫情背景之下,在线学习平台、课程教学资源等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为实现高等教育学习资源面向公众开放提供了渠道;同时,国家倡导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构建教育现代化2035的政策,以及稳步推进的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机制建设,也为高校进行开放式教学,为全民提供高质量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高校积极适应新的变化,在办好现有学历教育的同时,充分依托开放性的资源或机构推动终身学习目标的实现。”潘海生举例,比如天津大学的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既有传统的线下和学历学习,也有面向社会的各种培训,同时还充分利用了天津大学的网络平台,把课程资源在平台上予以发布共享,以发挥天津大学服务终身学习的作用。

  不过潘海生提醒,现在各种App和学习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管理制度,制定平台建设标准,以促进平台之间的互融互通,实现在线资源有效共享,避免重复性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还要注重与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的对接。

  延伸阅读

  什么是国家资历框架?

  “国家资历框架”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定义,将公民个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规范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技能按层级分类描述并依法确定的一整套标准和措施。资历的内涵比学历的内涵要丰富得多。资历框架是把包括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成人教育与职业培训等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教育与培训统筹整合,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的贯通和协调发展,为公民构建一个无障碍的、公平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学习成果可以携带和累积的终身学习体系。同时,通过统一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保障和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实现各种资历相互可比、可衔接、可携带,进而促进资历的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区和跨国界的相互认可。

  “国家资历框架”建设上世纪90年代由英国和新西兰发起。后经英联邦国家推广,至今已有150多个国家已经建立或正在建设“国家资历框架”。

  “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在我国国家层面尚处于课题研究阶段。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逐步认识到建立“国家资历框架”的必要性,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性文件,相继提出“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统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发展,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加快学位学历框架体系建设”等改革理念和任务要求。教育部《“一带一路”建设教育行动计划》更加明确地提出,“加快推进中国教育资历框架开发”。2016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将“制定国家资历框架”列为国家“十三五”改革发展议题。

编辑:王玉西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打破高校“藩篱” 营造终身学习新生态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