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老人的“北漂”生活

来源:北京晚报 | 2021年10月18日 16:55:40
北京晚报 | 2021年10月18日 16:55:40
原标题:随迁老人的“北漂”生活
正在加载

  这是一群漂泊在陌生城市的老人,为了支持儿女事业、照料孙辈,他们像候鸟一样,远离故土,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随迁老人”。这些“北漂”老人,在陌生的北京过得还好吗?

  尴尬型

  女儿家不自在的“客人”

  “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儿女的家却只是儿女的家。”生活在女儿家里,杨阿姨总有一种住在“别人家里”的感觉,凡事小心翼翼,怕给女儿添麻烦。

  女儿家的微波炉有十几个按钮,不像自家的微波炉,只有一个转钮,转到想要的那个时间就行了。看着这个先进的微波炉,杨阿姨根本不敢下手去按。更让女儿奇怪的是,老妈有时会突然毫无缘由地来一句“我有事出去一下。”然后便出门好大一会儿。几经询问,老妈才不好意思地回答:“你家的马桶跟老家的厕所不一样,我不大会用,不敢在家里解大手。”女儿这才知道,老妈每次都要到小区旁边的商场里上厕所。

  来了女儿家,杨阿姨就学会了“看脸色行事”。“刚去买面条,没有细的了,我就买了点儿粗的。”“孩子跑得快,我还没来得及给他脱鞋,他就爬上去了,床单有点弄脏了”……杨阿姨畏畏缩缩,凡事都要早请示,晚汇报,常常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心惊胆战地等待着家长发落。

  将外孙子送到学校之后,杨阿姨就没什么事了。独自一人待在一个空荡荡的大房子里,孤单的感觉立即包围了她。出了家门谁也不认识,去买菜都会因为浓重的方言别人听不懂而尴尬自卑。

  体贴型

  每周有一天“社交假”

  从老家来照顾孙辈的随迁老人们,大多夹在儿女亲情和孤独苦闷当中左右为难。小孙的先生常年驻外工作,公婆在北京帮着照顾孙子。先生只能在放长假时才能回来待几天,那几天就不用老两口看孩子了,他们可以回到保定老家短暂休息。小孙惊讶地看到,“老两口兴奋地整宿睡不着觉,他们凌晨3点起来收拾东西,4点多天还黑着就兴冲冲地往老家奔。”

  时间长了,看着公公婆婆为孩子和这个小家的种种付出,小孙慢慢理解了老人的苦楚。“公公婆婆舍弃了自己悠闲自在的晚年生活来照顾我们,离开了陪伴他们几十年的人和物,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承受着孤独和恐慌,却又不愿和我们说,怕给我们添麻烦,终于有个机会能暂时逃离这种生活,所以他们才那么归心似箭。”

  小孙决定,要帮助公公婆婆融入新的生活环境。“这是我公公婆婆,从保定老家来,大伙儿多关照。”跟老人一起出门时,小孙热情地向邻居们介绍。周日休息时,她尽量一个人带孩子去上兴趣班或者出去玩,给公公婆婆放一天假,让他们有时间跟小区里的其他老人唠唠嗑,或者结伴儿去买买菜,遛遛弯。她还给老两口办了公园和博物馆年票,闲暇时让他们出去开拓视野。

  过去,小孙常跟朋友们抱怨公婆动辄往老家跑,这回变成了满心的感激,“还好有他们在我身边帮忙,不然我和孩子的生活还不乱成一团糟?”当着外人的面儿,老人收获了儿媳的肯定,油然而生的价值感也大大地冲淡了远离故土的落寞。

  热络型

  社区活动重建人脉圈

  如何帮随迁老人排解孤独,寻求认同,重建社交?社区也在想办法。

  冯阿姨从山东济南来到北京帮忙带娃。儿子所住的顺义区双裕东区,外地人口多,聚集了一大批像冯阿姨这样的随迁老人。老人们来自天南海北,你说着一嘴四川话,我操着一口东北腔,连沟通都存在障碍。来了几个月,冯阿姨特别不适应,总想着回家。

  社区发现了老人们普遍存在的这个心理问题,于是通过举办活动的方式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时组织大伙儿去电影院看电影,天气好时干脆就在小区广场放映;有时组织健步走、健康义诊,还有端午节包粽子、母亲节送祝福、参观香山革命旧址……社区活动热热闹闹地搞起来。前几天的重阳节,社区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长者趣味运动会。冯阿姨和邻居们在这些活动中熟络起来,在异地他乡也有了一群要好的老姐们儿。在社区的帮助下,冯阿姨还办理了居住证和免费的老年人乘车证。冯阿姨渐渐地对这个城市有了亲切感和归属感。

  参与型

  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有了儿女的体谅和社区的支持,随迁老人自己也在努力融入新的生活环境,他们希望认识更多年龄相仿的朋友,希望融入第二故乡。

  2013年,钟兢涛从哈尔滨来到北京带外孙。最初,随迁老人的寂寞苦闷、代际隔阂,让她倍感痛苦。钟阿姨决定,必须找点儿事做,在这个新的城市里找到自己的价值。在老家的时候,她就是个热心肠,爱帮人,于是便关注起北京的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

  到了2016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钟阿姨注册了自己的公益组织——生命缘志愿服务团队。从最初的禁毒宣传,到后来的党史宣传、急救宣传、交通安全宣传、垃圾分类、为老服务、医院导诊、疫情防控,还有冬奥会测试赛城市志愿服务等,生命缘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可以说包罗万象,团队规模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有时候一天就要开展好几场志愿服务活动,钟阿姨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各种奖项拿到手软。通过志愿服务,钟阿姨在第二故乡找到了自己的事业。

  如今,生命缘已有1000多名注册志愿者,还有大批的未注册志愿者经常参加活动。这些志愿者当中也有不少跟钟兢涛一样的随迁老人,他们也在志愿服务中探寻自己的价值,重树自信,也为这个城市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支招

  社区主导提升随迁老人归属感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中国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其中专门为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且呈持续增长趋势。大都市切断了和熟悉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之间的链接,如何排解老人们内心的孤独苦闷,经营好“第二故乡”的生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认为,加强随迁老人的社会参与,提升随迁老人对新环境的归属感,从而增进社会融合,将是未来的一项长期课题。

  首先,儿女要对老人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不要把老人看成是来帮忙的,而是要从孝敬老人的出发点来对待他们。如果老人帮忙抚育孙辈,儿女应该心存感激。由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老人难免在生活习惯、育儿观念上跟年轻人存在差异,儿女不要一味批评、指责老人,而是要给予尊重和理解。例如,每天问候父母,就像“爸妈忙了一天,累了吧?”“爸妈,我回来了。”这样简单的话,都能让老人在孤独的生活中感受到莫大的温暖。

  其次,社区要在这方面起到主体作用,可以组织一些针对随迁老人的活动,时常开展社区老年人交流活动,这样有利于随迁老人与社区其他老人相互认识、交流,并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社区还可以上门对这些随迁老人的需求进行走访调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社会所关心的。“居委会可以设立一个随迁老人的咨询处或咨询电话,实现有事有人管,有问题有人帮着解决,让随迁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最后,对于随迁老人来说,也应该转变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面对大城市的新鲜事物,不要因为不懂而不敢接触,而要大胆尝试,并积极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扩宽交际面,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更快速地融入新的生活环境中。本报记者 代丽丽

编辑:陈平丽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随迁老人的“北漂”生活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