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栋:在西藏,用精准医术战高原

行业先锋 来源:央视网 A-A+

央视网消息(记者/陈诗文 通讯员/韩冬野):一年的时间有多长?3岁的大娃上学了,渐渐淡忘了爸爸的模样;半岁的二娃咿呀学语,对着婚纱照学会了叫爸爸;而他,被青藏高原的光线晒黑了皮肤,人瘦了一圈,却成功地把一年的时光拓展得厚实、丰满。他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学栋,是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近5年里等来的第一位支援大夫。2020年的夏天,他作为援藏医生来到拉萨,开始了他在青藏高原传播精准外科理念和技术的圆梦之旅。

王学栋在西藏拉萨

“我没有想太多就做了这个决定”

细心的王学栋还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就发现医院有很多从西藏慕名而来的病人,可惜有些疾病拖得比较晚。这让他很感慨,如果有办法早点发现、早点治疗,治疗的效果会更好。

而王学栋的老师、中国工程院的董家鸿院士不仅是精准外科理念的创始人和倡导者,而且每年都会到西藏、青海、新疆等边远地区做肝包虫病的筛查、义诊和手术。大概是耳濡目染的原因,能够参与救治当地患者的愿望在王学栋的心中生根发芽。

北京市“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始于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由于要根据西藏当地医院不同科室的发展需求进行援助,而当地的普外科有一定的技术基础,5年之后的2020年,普外科终于等来了一次援助机会。从决定报名参加援藏到出发,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对于一次横跨大半个中国、海拔几千米、将为期一年的工作任务来说,王学栋的“效率”惊人。

2020年疫情的暴发让所有的工作起步都相对晚了一些。7月下旬,王学栋刚报完名就收到了当月底出发的通知。因为疫情严峻,大家需要统一管理。“后天,大概是两天以后出发。”

王学栋一回到家就赶紧收拾东西,他和妻子数着时间还有不到48小时就要出发了。两个孩子的年龄加起来不到四岁,正是家里最需要人手的时候。王学栋回忆,他的妻子给了他无限的支持,主动地挑起了家庭的担子,才让他这次“旅程”没有后顾之忧。

援藏任务地是拉萨市人民医院,这里的海拔有三千七百多米。不仅缺氧,而且气压很低,气候极度干燥。即便是这样,王学栋就是这样没有多想地登上了这趟去往西藏的航班。王学栋记得,“从下飞机到走出机场,扛着大件的行李歇了两歇”。他的身体活动或者说话说得多了,就容易喘,严重的时候会感到心慌。虽然现在已经渐渐习惯了,但王学栋每次手术后会明显感到更累。

图为董家鸿(左三)、王学栋(右一)在拉萨市人民医院教学查房

他从北京带来的真空包装的食物全都鼓得圆圆的,就是因为这里气压只有平原地区的二分之一。由于气压太低,人体在夜间也变得难以入眠。如果晚上忘记服用安眠药,每个小时都会自然醒来一次。单位分发了不止一个加湿器,但是早晨起床的鼻子里经常会凝成血块。对王学栋来说,这些小困难在治病救人面前就是微不足道了。

经过头两周的培训、科室调研以及压茬式的交接工作,王学栋了解到,当地普外科的技术是可以覆盖到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比如胆囊炎、阑尾炎以及简单的肝包虫治疗。但是,在治疗理念、手术技术、包括临床研究以及科室制度方面,和国内的大中型医院相比还是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另外,有很多手术无法在当地医院完成,需要转诊治疗。

在拉萨的所见所闻让王学栋立下了第一个目标:已开展的业务,提升;要转走的患者,留下。

精准外科理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图为王学栋医师(左一)实施西藏首例4k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手术

2020年8月,王学栋带领团队开展了西藏自治区首例4K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手术。微创的大门在这里打开,4K/3D/荧光腹腔镜下大范围肝切除、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双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等多种高难度微创手术也逐步开展起来。如今,他们已奋战出9项西藏自治区首次开展和3项拉萨市人民医院首次开展的手术记录。

2020年10月,拉萨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来了一位4岁的患儿索朗格雷。此前3个月,小索朗因为肺包虫病已接受过一次开胸大手术,那时他的肝部也已经确诊感染了包虫。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卫生条件和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这种病在当地比较高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为四岁小孩行微创右半肝切除术前进行三维手术规划和虚拟手术切除

根据当时腹部影像显示,小索朗体内的肝包虫已经侵袭了右肝大部,两处病灶,直径分别已达11厘米和8厘米,紧挨着肝门及肝中静脉等重要管道。再次来到医院听到又要手术时,小索朗十分抗拒,很害怕术后的疼痛和伤疤。

按照小索朗的情况,开腹切除术更加简单、安全,腹腔镜下切除病灶虽然创伤最小,但却困难重重:小儿腹腔空间狭小,而病灶巨大,腔镜下解剖及显露肝门难度大,且病灶紧贴肝中静脉。要腹腔镜下精准切除,就需要精准的术前评估。

王学栋说,在传统的外科手术中,探查是主要的手术步骤,即开刀之后,根据手术中发现的情况决定具体的手术方式。但是这种“探查”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手术中往往会出现很多临时要解决的问题,术前准备工作也很难做到位。

而“精准外科理念”其实贯穿和体现在手术前后的全过程,不只包括精准的手术操作,还包括精确的术前评估和精密的手术规划,也就是最大化降低传统手术的不确定性,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术前就要明确足够的手术相关信息,从而在最大化去除病灶、最大化脏器保护以及最小化创伤侵袭三者之间作出平衡。术前的准备工作做好了,手术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为了根治肝包虫,减少创伤,缩短康复时间,王学栋与多方联系,终于为科室协调到了“三维定量化手术规划系统”,并借此成立了“精准外科手术合作云中心”。通过导入小索朗的术前影像数据,建立起三维可视化模型,并在三维规划系统中进行了多次模拟肝切除,预见手术中的问题并制订相应预案。

最终,王学栋顺利地为小索朗进行了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出血量不到200ml,术后第一天小索朗就可以下床活动。这一技术的引入,不仅改变了肝包虫患者、肝癌患者“开大刀”的命运,可视化、定量化的三维影像,也改变了拉萨市人民医院外科医师们“盲切”的现状,“精准外科”的理念正在不断的实践中深入人心。

一日援藏,终身援藏

在一次查房中,王学栋得知一个孩子阑尾炎术后因切口感染已住院2周多,一问才知是由于一直以来的协作问题,夜间和周末接诊的胆囊、阑尾切除等急诊手术仍采取开腹术式。这件事点醒了埋头开拓手术技艺的王学栋,一些旧的理念和制度正在成为科室向前发展的“束缚”。

“单打独斗不行,要团队整合式运作;单靠技术创新不够,要科室和人才制度改革;单做临床不够,要开展临床研究。”对于这样的“大动作”,王学栋思路清晰。相较于单纯技术层面的提升,制度的改善对病人、科室的影响和益处会更大。

进寺庙为甘丹寺僧人义诊

经过反复的沟通协调、上会决议,最终在2020年12月,由麻醉科、手术室等多科室配合,王学栋带领普外科成功开展了夜间和周末急诊腹腔镜手术。截至2021年6月,普外科完成急诊微创胆囊、阑尾切除等手术100余例,无一例切口感染,平均住院时长从原来的9天降低到2.7天,病床周转率提高了近60%。

王学栋领悟到,当技术和制度都有了,事情的具体落实离不开头脑中的理念。他想着,“如果我回到北京,本地医生可以继续按照这个理念去做、去发展,只要按照这个流程跑下去就可以了。只有全流程实践过,才能对理念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经过半年时间的技术传授,王学栋不再需要台台手术主刀,他的徒弟们逐渐可以独立开展一些手术了,比如右半肝切除、荧光腹腔镜胆囊/胆管手术、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TBD)、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等。

王学栋在普外科建立起住院总制度,打破科室20年来没有住院总的现状,协调全科病患收治、全院会诊、周末和晚间急诊手术等工作,以培养后备人才;他在大普外下详细划分亚专业组,包括肝胆、胃肠、肛肠、疝和腹壁、血管、介入等,打破传统“大锅饭”格局;针对性先后派遣5名医师赴外进修,每周安排一个亚专业组讲解临床指南……

为了提高临床研究能力,王学栋针对西藏常见病肝包虫病和胆囊结石,分别申请了院内和自治区课题,并带领科室团队和徒弟们进行临床研究。目前SCI论文数据正在收集,清华大学出版社也对高原特色普外科常见疾病的图书完成了立项。

王学栋说,“即使我结束支援离开西藏,这些也会继续运转下去,这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再过一段时间,王学栋这一年的援藏工作将告一段落。他忘不了在寺庙和村庄里给当地民众义诊的经历。在那些海拔5千多米的偏远山区,医疗需求依然迫切,健康查体的意识亟待加强。

王学栋和团队来到这里之后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这里的疾病谱和疾病分期与内地还是有很多差别。有很多课题值得继续研究,比如对比内地和高原不同的自然环境、卫生习惯下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否需要做出一些地域性和差异性处理等。研究这些对双方都是有帮助作用的。

回到北京,王学栋的援藏工作将不会停下来。针对青藏高原地区的“院包科”式的援助工作、课题的合作开展都在有序筹备中。一日援藏,终身援藏。就像他说的:“只要这里需要,不管我是在西藏还是北京,都会义无反顾、全力以赴。”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