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里的共产党员丨贺敬之:从延安走出的诗人

来源:央视网 | 2021年06月24日 09:30
央视网 | 2021年06月24日 09:3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延安对我来讲,就是我的第二生命。

  ——贺敬之

  央视网消息:“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这首《回延安》,作者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1924年,贺敬之出生在运河之畔——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贺窑村,他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来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0岁出头就执笔创作了《白毛女》。他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与革命融为一体。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是革命圣地,更是革命者的精神家园。年少时的贺敬之与当时很多热血青年一样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并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延安对我来讲,就是我的第二生命。”贺敬之曾说,不管是艺术生命、政治生命还是他的自然生命,都是在延安成长的。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其中,也深知自己的命运与广大人民的目标和向往是一致的。

  当时的贺敬之风华正茂,他投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他深入到热火朝天的解放区建设工地,他来到土地改革的第一线,他写出了一批歌颂党、歌颂革命、歌颂根据地的歌词。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1943年3月,延安文艺界劳军团和鲁艺秧歌队80多人赴南泥湾慰问,这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郭兰英演唱的《南泥湾》吸引了全体军民,从此《南泥湾》一歌久唱不衰,传唱至今。

  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解放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到火热的革命实践中,写出了大量优秀作品,《白毛女》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在创作《白毛女》时,因为剧中人物杨白劳的形象与少年时期贺敬之的叔叔、伯伯、爷爷有相似的地方,所以他在编写第一幕时比较顺利、动情,当写到杨白劳喝卤水自杀时,贺敬之的泪水将面前的稿纸和袖子打湿了一片。

  1945年4月,《白毛女》在中共七大上首演,贺敬之担任司幕(拉幕布)。在侧幕旁待命的他眼望整个剧场,他依然记得,整个剧场里充满着叹息声和泪水。当演员唱到“太阳底下把冤申”时,贺敬之清楚地看见泪水顺着毛主席的脸庞滑落。贺敬之心想:“他(毛主席)的感触可能更多一点,因为他干的一辈子的事情,就是要使得老百姓、人民要在太阳底下把冤申。”

  贺敬之在回忆公演场景时感慨:“艺术还可以在老百姓、军民、广大群众中激起这样的一种感情。”《白毛女》曾在延安公演三十多场,收到评论总计约十五万字,并跟随解放大军参加了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役,激励千百万人投身革命,成为中国现代文艺史上的经典,也是我国民族歌剧发展的里程碑。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贺敬之说:“我们那一代终于在延安找到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找到了我们的根。”

编辑:孙洁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课本里的共产党员丨贺敬之:从延安走出的诗人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