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专家组赶赴笏山金矿救援现场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2021年01月20日 05:55
新华每日电讯 | 2021年01月20日 05:55
原标题:国家卫健委专家组赶赴笏山金矿救援现场
正在加载

据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记者彭韵佳)记者19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同志带领5名国家级专家赶赴山东省烟台市栖霞笏山金矿,强化救治力量。该专家组由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安定医院的重症医学、营养、神经外科、职业病与中毒医学、心理干预等专业的5名专家组成。

已发现的被困人员状态良好

  据新华社济南1月19日电(记者张昕怡、刘夏村、张武岳)记者19日从山东笏山金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获悉,已发现的被困人员状态良好。目前现场共有10个救援钻孔,其中2个已经废弃。

  3号钻孔17日打通后,承担与井下“五中段”联络并输送给养的作用。19日7时31分,经监护人员与井下通电话确认,已发现的被困人员状态良好。在此前已向井下提供给养后,19日9时2分,又投放营养液55瓶、小米粥13瓶、益生菌1瓶、温度计1支,同时投送了保温毯、留言纸和湿巾等物品。

  据应急救援指挥部介绍,目前明确“3+1”总体救援方案,“3”即:生命维护监测通道(1号和3号钻孔)、生命救援通道(井筒和10号钻孔)、排水保障通道(7号和8号钻孔);“1”即:辅助探测通道(4号、6号和9号钻孔)。目前,救援现场共有10个钻孔,其中2号钻孔因遇破碎带卡钻、5号钻孔因偏离7.3米无法纠偏,均已废弃。

井筒和10号钻孔被作为生命救援通道供被困人员逃生。目前,井筒清障存在较大困难,在距井口350米处,遇到严重堵点,供风排水管路、供电通信线缆等相互交织叠加在一起。井筒内施工空间窄、吊笼断面小,清障施工难度极大。10号钻孔作为救援逃生通道,正在平整场地,争取尽快开钻。

“麻烦再送一部电话”

  据新华社济南1月19日电(记者张武岳、张昕怡、陈灏)“麻烦再送一部电话,做为备用。联系不到你们,我们就找不到党了。”这是19日上午,山东栖霞笏山金矿井下被困人员通过3号救生孔,传递上来的一张纸条的内容。

  据3号孔救援保障小组联络员魏庆友介绍,救援人员通过3号孔向井下被困人员输送完给养后,抽回绳索,发现了这张字条。

  据介绍,由于救生孔直径只有219毫米,加上套管后,内径只有175毫米。为防止电话线与输送补给的绳索发生缠绕、堵塞救生孔,救援人员与被困人员通完电话后,都必须将电话线收回地面,下一次通话时再放下去。这张纸条就是在两次通话间隔时段,井下人员在接收给养后回递上来的。同时,由于井下有积水,此前曾出现因电话机进水而通话失败的问题,因此井下被困人员希望能有备用电话机应急。

接到纸条后,救援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策略:与被困人员约定,每日固定时间通话,让他们心中有底、避免焦虑;救援指挥部协调了6部防水电话,并将其中3部留在井下备用。一旦出现电话机故障,被困人员可以换上备用电话,确保通话顺畅。

井筒清理效率明显提升

  据新华社济南1月19日电(记者陈灏、张武岳)记者19日上午在救援现场了解到,在得到物资补给后,11名已取得联系的被困人员健康状况出现好转。同时,井筒清障作业方式转变后,清理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事故医疗救治组副组长、烟台毓璜顶医院副院长宋西成介绍,19日上午,救援人员第四次通过17日贯通的3号救生孔,向“五中段”被困人员投放营养液。从井下反馈来看,被困人员健康状况出现好转。此前有两人体力不支甚至出现昏迷,现在已经可以站起来走路;一人头部受外伤,在救援人员投放医用物品后已经得到包扎。

  “他们说,想吃咸菜、火腿肠,想喝小米粥。”宋西成说,当天上午,医疗组除营养液外,还向井下投放小米油(粥糊)、体温计和保温毯。为增强被困人员信心,事故救援指挥部安排心理疏导专家,对被困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在爆炸事故前作为人员升井通道的风井井筒内,清障作业还在进行中。记者在现场看到,救援人员清理出来的障碍物,有破碎的橡胶块、扭曲的钢筋等物品。

  事故救援专家组成员、风井清障工作组副总指挥马智民介绍,在将用于清障的双层吊笼改为三层吊盘后,每班在井中作业的清障人员由2-3人增加至7-10人,吊盘往返速度也更快,清理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井下350米处目测有高7米左右的障碍物淤积,清理完成仍需要一定时间。

编辑:蔡纯琳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国家卫健委专家组赶赴笏山金矿救援现场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