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莉琴兰华”

最美人物 来源:央视网 A-A+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北部的石渠县位于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全县平均海拔高度4526米,是整个四川最偏远、交通最不方便的地区之一。同时,石渠县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仅为-1.6℃,每年11月底,更是会气温骤降,随时可能进入大雪封山状态。

1

因其恶劣的地理环境及气候因素,成都市金牛区对口支援石渠县工作队从2010年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对口帮扶工作以来,一直都没有派驻过女队员。但就在2018年7月,经不住袁莉、刘旭琴、夏诚兰、陈华四名女医务工作者的再三申请,最终让她们作为第五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来到了石渠县。队友们把她们每个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拼起来,亲切的称她们为“莉琴兰华”组合。

“授人以鱼”

11月24日,“莉琴兰华”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不断进进出出整理药物、器械,为今年大雪封山前的最后一次下乡义诊做准备。一切就绪后,医疗队从县城出发,前往下面的宜牛乡,虽然两地距离仅40公里,但因大部分都是冰雪路面,一路走下来花了将近1个半小时。“现在开车出去都危险得很,一直到明年3月份,到处都是雪和冰。”此次义诊司机丹增说。

“扎西德勒”“欢迎欢迎”一进村口,医疗队就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一根根洁白的哈达在空中挥舞,然后再一一挂在了他们身上。“大家一分钱不用花,就能看病拿药,当然都很开心啦”,当地乡干部武穷说。很快,屋里屋外都挤满了前来问诊的村民。

1

说到下乡义诊,袁莉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障碍,“阿姐,你帮我问一下,他是哪个地方痛?到底是腰痛还是胃痛?”医疗队每次跟病人沟通都需要配备翻译,当翻译忙不过来的时候,就需要自己连比带划了。就这样在熙熙攘攘的卫生院里,医疗队员们“手舞足蹈”了一上午,忙得一口水都没喝。一直到下午1点,才匆匆去啃两口事先准备的面饼,然后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为表示感谢,有村民直接在义诊现场牵来了自家的羊,要送给医疗队。“我们每次下去义诊,很多老乡都会拿酥油啊、人参果之类的塞给我们,但是这些东西我们也不能收啊,尤其像刚刚那头羊,那可是他们致富或者养家糊口的工具,更不能收的。”袁莉说。

其实,甘孜州石渠县在2020年2月就已经脱贫摘帽,但对于大多数脱贫家庭来说,人均收入仍旧有限。尽管当地实现了医保全覆盖,药品零加价,但是很多老百姓生病时,还是舍不得花钱寻医买药。有些用省钱的偏方,有些甚至选择拖一拖。当“莉琴兰华”来到石渠县后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带头成立联合义诊队,并通过金牛区政府以及社会力量,筹集了大部分常见病的药品50多种,两年来,共免费发放药品超15万元,有效减轻了石渠当地老百姓的负担。

“授人以渔”

如果说,免费发药是短期内的“输血”,那义诊队的“传帮带”便是一种“造血”机制的建立。因为石渠当地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普遍有限,每次义诊的时候,成都的医生们都会对当地卫生院的医生进行现场教学。

杨坤是宜牛乡卫生院的院长兼医生,在义诊当天,刘旭琴一直带着杨坤,不断给他教授一些专业技能。“老乡过来看病,靠我们自己的话,专业基础很差,多亏每次传帮带下来义诊,把一些经验传授给我们,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技术,让我们能更好地服务老百姓。”杨坤说。

1

当天的义诊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才结束,一共诊断了515位群众。一行人回到对口支援工作队的宿舍时,石渠县也即将进入黑夜。在以往的工作中,“莉琴兰华”去过最远的乡镇得3天来回,有时还得在乡下搭帐篷过夜,有时还会在路途中遭遇各种意外。两年多来,“莉琴兰华”在工作中逐渐克服了高海拔缺氧,失眠等诸多问题,但每当夜晚独处时,对家人的思念却是最难忍受的。

刘旭琴说:“我到石渠两年多,最觉得对家庭最大的亏欠就是就是对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今年已经初三了,从上初中基本上我都没有在家里面,马上就面临中考,希望他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高中。”

袁莉表示出了对父母的牵挂:“年迈的父母对我也非常牵挂,我也对他们怀着一份牵挂与愧疚,但是即便是我们这样的相互牵挂,但是父母仍然说的是,你不管我们,我们还能自己动,你到那里去帮他们当地做点事情,帮助他们走向更好的生活。”

“我妈妈是一个尿毒症患者,她生活在农村,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医生,我都没有把妈妈照顾好,而我妈妈她却安慰我说,你在家只是照顾我一个人,但是你到了石渠你可以为更多的老百姓服务,你放心大胆的在那边干,我在家你爸爸会照顾我。”说完这话,陈华的眼里全是泪花。

作为女儿,也作为母亲,夏诚兰觉得最亏欠的是自己的母亲和娃娃,“我母亲本来就有心脏病,我爱人也是在外地上班,两个月才回来几天,家里都是母亲一个人在帮我带娃娃,对妈妈的亏欠只能以后弥补,这里想对妈妈说声:妈妈你辛苦了。”

“雪中送炭”

义诊第二天,石渠的雪下得大了许多,“莉琴兰华”四人趁着乡道还能勉强驾车,又前往距离县城2个半小时车程的八若村。她们这次要去看望的是一位叫佳姆吉的小朋友,前些时间刚在她们的帮助下去了四川省人民医院做完心脏病手术。

“伤口恢复得很好嘛,心跳也挺有劲的,还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到佳姆吉家里,“莉琴兰华”就关心起了她的病情。据佳姆吉哥哥介绍,他们妈妈在2015年做了颅内手术,爸爸则在全职照顾妈妈,整个家庭一年也就两三万块的收入,就算是佳姆吉在几个月大时查出了先天性心脏病,也一直没钱治疗。“我们家经济收入很低,这次给妹妹做手术的6万块钱,如果不是他们帮忙解决,单纯靠自己出或者借的话,一夜之间就又回到贫穷的日子了。”佳姆吉哥哥说。

因病返贫,特别是因大病重病返贫,是脱贫攻坚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袁莉说,虽然她们以个人的力量不能直接帮到这些家庭,但她们可以作为一个桥梁,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了解当地群众的需求,从而对接甘孜州外的公益组织或者基金会,实现有大病重病到州外就医完全免费。目前正在实施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助计划”就是其中之一,5岁的佳姆吉小朋友正是该计划的受益者。

1

从2018年开始,“莉琴兰华”已经帮助到了石渠县10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朋友,涉及医疗费用过百万。

除了义诊、传帮带和大病关爱,在对口支援的两年多时间里,“莉琴兰华”出色地完成了对口支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石渠县顺利脱贫摘帽贡献了医疗力量,为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医疗健康做了实事。当问起四人为什么要来石渠县这么艰苦的地方时,大家都说,如果她们没来,也肯定有其他人会来,既然自己来了,就一定要起到作用。

“虽说我们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对口支援干部来到这里助力医疗发展,同时相信国家在医疗方面的持续投入,以及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因病返贫终将成为过去。”袁莉对石渠县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1

其实从2010年起,成都市就启动了对甘孜、阿坝的对口支援,至今共有790名来自成都市各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疾控部门的医务人员前赴后继地前往高海拔地区,在雪域高原上建起了一条条“健康天路”……(转载自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新媒体)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