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过武器设计、在深圳当过老板 他退休后到新疆种水果

最美人物 来源:央视网 A-A+

央视网消息(记者 阚纯裕):深秋的新疆喀什,风还不算凛冽,但已感受不到一丝水汽,四周都是黄土,却有现代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步入其中一座,温润的气息扑面而来,黄澄澄的柠檬、红彤彤的火龙果、散发着异香的芭乐、枝条尚荏弱的芒果……都是往日在新疆难得一见的水果,热情的大棚主人随手摘下几颗邀请客人们品尝。

大棚的主人名叫张树杰,虽然顶着一头花白的头发,但他看上去满面红光,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谁也看不出他已年近古稀。从在部队参与军工设计,到去深圳做经销商,再到退休后来新疆种南方水果,张树杰靠的就是一个字——“拼”!

坚定信心在新疆种出南方果实

1970年,张树杰在下乡期间参军,到国防科工委参与军工设计,也在部队里完成了大学和研究生的学业,他常常自豪地对人们讲:“我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学的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他用“爬冰卧雪”这四个字来概括在军队里的18年,种种辛苦和荣誉仅仅用一句话带过。

1995年,张树杰决定离开部队,便办理了停薪留职,他南下深圳开始在商界打拼,十几年间,他做过仓库主管,也当过知名厂家的经销商。直到退休后,他也想找点事情填满空闲时间:“退休了,整天去玩,我认为也没有意义,还是做点有益的事情,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张树杰早就对食品安全问题深恶痛绝,这一次,他决定挑战农业领域:“如何把南方的水果种到北方去,怎样种出绿色、高产又好吃的水果,这是一个科研难题。所以我就想尝试一下。”

张树杰花了半年多时间在新疆各地考察,最终选择了和深圳市有合作的喀什地区。2017年9月,张树杰正式签下协议,承包了深喀农业产业示范园中的10座大棚。

在张树杰眼中,新疆有几个得天独厚的条件:“空气、水和土地相对来说没有污染,日照时间长、温差大,南方的水果如果在这里种植成功,节省了运输成本,也提升了风味口感。可以让当地人尝到真真正正的南方水果。”

他清楚自己的短板,早在从台湾购买水果种苗时,便同步请来了台湾的专家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只要向专家学,只要用心去做,我也能慢慢地成为专家。”

专家一个月只来一次,其他时间还需要张树杰自己摸索,而怎样在新疆种出南方水果,是台湾来的专家也没有掌握的技术,未来还是个未知数。

张树杰的心里盘旋着无数个问号:什么时候给种苗浇水?什么温度下浇水合适?水和土壤的碱度、温度、湿度、肥料的选择,都要一遍遍试错。初期,种苗的死亡率达到40%,张树杰非常心疼,但他安慰自己:“这也是要交学费的。”

无数个漫漫长夜,张树杰难以入眠,就跑到大棚里把所有灯都打开盯着种苗,等待着任何一点微小的变化。

高科技农业带领乡亲致富

眼睛看不出变化,张树杰就用手机拍照,晚上拍一张,第二天早上再拍一张来对比:“看看它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还是变黄了,还是变绿了?有一点变化我就感觉它活了,和我的儿子一样,真喜欢,好高兴!”

他的付出没有白费,两年的辛劳过后,去年,大棚的种苗长成果树,利润达到8万元。今年进入丰产期。“一棵树可以产10—15公斤,我有400棵树,可以卖40块钱1公斤。”如果不是疫情阻滞销路,张树杰的预期收入达到70万元,他也从向台湾专家学技术变成了农业技术专家。

真金白银砸出的技术张树杰并不藏着,而是积极给当地人传授经验:“只要在我这里劳动的,他们都成了半个技术员。”因为他想的并不是个人的富裕,张树杰说:“要想一个地方、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县,要真真正正地做起来产业,就应该做高附加值、高技术、高利润,别人一亩地产5000块,我们一亩地可以产四五万,虽然一开始投入稍微大一点,但是只要形成了产业规模,成本慢慢就会降下来。”

目前,张树杰的企业中有103个当地人就业,8人实现脱贫,500人参与了农业技术培训。火龙果、芭乐、芒果、柠檬试种成功,张树杰再接再厉,引进了香蕉、阳光玫瑰葡萄等品种,“脱贫还不够,要让大家一起致富!”(校对:陈延辉)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