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嘉峪关变迁】书写“绿水青山” 看戈壁滩的湖光山色

来源:央视网 | 2020年09月22日 10:37
央视网 | 2020年09月22日 10:37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王小英)“到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看,戈壁滩,往后看,鬼门关,抬头看,灰色天。”这是建市之初,来嘉峪关的建设者们形容当地的顺口溜。

  物转星移,如今这里碧湖绿地交相辉映,缺水缺绿的戈壁城市便有了一个称号:戈壁明珠。

  9月21日,“走进我们的小康生活——直击嘉峪关变迁”全媒体行集中采访活动来到嘉峪关,感受这座城市的变迁。

  从荒滩到明珠,那抹绿色,功不可没,而这绿色背后,是几代人,久久为功创造的绿色奇迹。

城市被绿色包围

俯瞰西部明珠气象塔

  为戈壁填绿  这是几代人奋斗的故事

  2015年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新一批国家园林城市名单公布时,建在戈壁滩上的城市嘉峪关赫然在列,意味着这是一座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城市。

城市被绿色包围

城市被绿色包围

  戈壁滩上,最缺的莫过于那一抹绿色。

  地处西北荒漠戈壁,年均自然降水量85.3毫米,而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5倍。地表多被砂石覆盖,缺少种植用土,园林绿化的艰辛和困难可想而知。

  嘉峪关市林业和草原局园林绿化大队队长彭燕梅回忆,早在1995年刚参加工作时,她最先做的便是植树,日复一日的植树。

  用帽子、口罩、头巾、围巾将自己包得严严实实,铁锹就绑在自行车梁上,每天骑着自行车去植树。

  先在戈壁上挖好树洞,从远在几十公里的地方拉来土,随后种上树,几乎每一棵树都要耗费不少精力。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是全民植树。”彭燕梅说,嘉峪关市是个移民城市,对这座城市大家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获得,是这座城市的人们数十年如一日植树的结果,也是对这座城市持续填绿的肯定。

  如今,嘉峪关市的绿化面积从1994年的119公顷扩展到现在的2775.69公顷,绿化覆盖率由1994年的4%提高到现在的40.5%,增加了36.5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嘉峪关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为2775.69公顷,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9.4%和40.5%,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6.39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2.0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16.51%。

  但“国家园林城市”并不是终点。

  从最初的杨树、柳树、沙枣树,再到现在的彩叶树种,他们不仅要让城市“绿”起来,还要让城市“美”起来。

  彭燕梅介绍,近年来嘉峪关市先后培育和引进适应本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40多种,苗木花卉品种达到了130多种,丰富了园林绿化的苗木种类,提高了绿化档次。

  做好水文章  戈壁上造出一片“湖光山色”

  站在西部明珠气象塔高层,俯瞰嘉峪关,讨赖河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东湖、迎宾湖、南湖如同明镜,镶嵌在城市中。

东湖生态旅游景区

东湖生态旅游景区

  气象塔是嘉峪关市的地标性建筑,沿着走一圈,关于嘉峪关的地貌和位置便可略知一二:远处的祁连山隐约可见,甚至距离它较近的城市酒泉也能瞧见。

  城市北边是酒钢厂区,工作人员介绍,过去气象塔所在的位置全是戈壁滩,如今已变成东湖生态旅游景区,景区引双泉水汇集至景区岫玉湖,可供游客夏季开展浅水水上娱乐活动和冬季滑冰运动。

  经岫玉湖利用3.5米高差、通过640米长的飘带河流入镜月湖,镜月湖水深2米,已多次成功举办了国际铁人三项锦标赛水上项目。

  再由镜月湖经过2米落差滚水坝进入燕鸣湖,燕鸣湖蓄水通过管道主要供给工业园区、景区绿化及酒钢高科技养殖、种植园生产用水。

湖光山色、戈壁明珠。

湖光山色 戈壁明珠

  近年来,嘉峪关市先后在市区修建了12个湖面,将自流的地表水汇集起来,形成了1147万立方米的蓄水能力,淡季蓄水、旺季用水,满足了城市绿化和工农业用水需求。同时,在城市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全部采用了滴灌、微喷等节水方式,更加有效地利用好水资源。

  有水有绿色。如今的嘉峪关市先后建成了迎宾湖旅游园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森林公园、明珠文化公园、讨赖河生态园、南湖文化生态园等一批大型公园绿地,建成110多处公共绿地和13座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36.39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在嘉峪关,所有的公园一律免费开放。城市居民出门不到一公里,就可以到达公共绿地,基本实现了出门见绿,处处享绿的目标,在戈壁滩上建起了绿色家园。

编辑:刘春妍 责任编辑:罗川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直击嘉峪关变迁】书写“绿水青山” 看戈壁滩的湖光山色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