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开新边疆】高原牧区深处,他们搬下山顶过上美好生活

来源:央视网  |  2020年08月26日 11:02
央视网 | 2020年08月26日 11:02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 董淑云 王若怡 邢明):从西藏山南市措美县出发,汽车驶过蜿蜒的盘山公路,翻越海拔近五千米的垭口,迎面而来的便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湿地——哲古草原,连绵起伏的雪山脚下,羊群、牛群如波浪般奔涌,偶有野驴出没,鼠兔蹦跳。

  从哲古草原一路向西,天空和白云仿佛越来越近,此时,一幢幢崭新而富有民族特色的藏式楼房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这里便是位于高原牧区深处的扎杂村。

  向北望去,还能看见远处山顶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一些木石结构的低矮房屋。

  “高、密、脏、乱、差”,这是扎杂村村民对过去村子的评价。

  扎杂村属于高原牧区,平均海拔4600米,当地牧民群众居住在以拉康为中心的北部山顶上,居住地坡陡、路窄、弯多,房屋布局凌乱密集,自然环境恶劣,生活用水极为不便,村民就医、学生上学都很困难,且多年来由于降雨量增加,水土流失加剧,多数民房出现地基沉降、墙体开裂现象。扎杂村搬迁迫在眉睫。

  2018年元旦,扎杂搬迁安置项目落地,扎杂村党总支部书记扎西平措和同事深入宣传和讲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逐一走访、一对一讲解,把新房屋结构、功能、户型等反复、细致、耐心讲清讲透,最终确定了169户788人作为扎杂村异地搬迁扶贫对象,其中建档立卡79户290人。

  如今,扎杂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内水、电、路、讯、网等设施全部配套到位,入户道路与主干路互联互通。村里还修建了污水处理站、文化休闲广场,安装了195盏路灯,铺设草皮一万余平方米。2020年6月,告别山顶上“摇摇欲坠”的老房子,村民们搬到了生活便利、安心舒心的新房子里。

  “整个村子最大的变化就是村容村貌的改变。”扎西平措介绍,以前牧区的房子都没有厕所,而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厕所,而且是根据当地自然环境而建的“水旱共用”厕所。

  “我们这边是海拔4600米以上,冬天特别冷,所以水厕用的可能性很小,考虑到这个因素,我们就直接建了水旱两厕,冬天使用旱厕,夏天使用水厕。”

  44岁的白玛拉珍家里有7口人,今年6月份之前,一家人都住在山顶上,全家人都挤在一个房间里睡,而这间房子同时也是厨房。搬迁之后,白玛拉珍家成了两层庭院,一共有十间房。

  进屋左手边是客厅,新添置的家具十分整洁,吊灯照得屋里亮堂堂的,客厅往里的房间,堆满了白玛拉珍手工编织的毛毯。走上二楼便来到她家里的阳光棚,敞亮温暖,阳光棚右侧有一间布置温馨的房间,“这是我家大学生的房间”,白玛拉珍说,她的小女儿在西藏民族大学念书。阳光棚的桌面上,还摆着她的单词本。

  沿着村里大路往东走,便来到了哲古镇扎扎小学。这座屹立在海拔4600米高原上的小学,走廊里栽满了向阳草木,一片生机。

  扎西平措介绍,扎扎小学一到六年级共有147名学生、25名教师,设有食堂、男女生宿舍和教师周转房。由于地处高寒缺氧地区,学校把每间教室门外都打造成了阳光棚,种上了各种绿植,其中有几盆竟然是正开着的桂花,阳光棚顿时变成了“氧气走廊”。

右二为巴桑顿珠

  今年13岁的巴桑顿珠是扎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的父母都在拉萨做小生意,每年最多回家5次,上学的时候她就住在学校里,放假回家便和奶奶住在一起。巴桑顿珠说,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拉萨,长大后,她想去拉萨上大学,当一名老师。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生活、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这是精准脱贫工作的目标,也是扎杂村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必经之路,而比安居乐业更重要的,就是让扎杂村的孩子们能在学校里安心读书,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更好的未来。在这片阳光普照的土地上,幸福之花正绚烂绽放。

编辑:董淑云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幸福花开新边疆】高原牧区深处,他们搬下山顶过上美好生活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