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武”也要能“文”,红门“工匠”锻造一身过硬本领

最美人物 来源:央视网 2019-11-12 第1122期 A-A+

央视网消息:时间就是生命,警铃就是冲锋的号角。不管是在熊熊烈火的火灾现场,还是在生命攸关的救援现场,他的身影总是冲在最前面。在20年的消防员生涯、1000多场灭火战斗中,他用自己的奋斗和探索书写着壮丽的“消防人生”,他就是黔南消防支队都匀大队龙山大道中队三级消防长——鲁文贵。

1998年12月,鲁文贵告别家乡踏入红门。出生在云南省昭通市国家级贫困县大关县的一个偏僻山村、因贫困而无法继续学业的鲁文贵兄妹众多、年纪最小,背负着父老乡亲的殷切希望,从一名质朴的农村青年蜕变为一名出色的消防战士。

理想是崇高的,面对现实工作却没那么容易。刚来到部队上的鲁文贵空有外出打工时的一身蛮力,却不知怎么用。无论是在最初的队列训练中,还是在体能业务上和其他战友比起来都差得很远,久而久之,鲁文贵被战友们戴上了“后进分子”的帽子。一次,一家店铺发生火灾,老兵在前面灭火,鲁文贵和另外一名战友抱着水枪在后面掩护,没想到,刚一加压,鲁文贵俩人没抱住水枪,摔倒在地上。

“消防员灭火,连水枪都抱不住,这是莫大的耻辱!”战评的时候,队长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强烈的荣誉感使鲁文贵羞愧难当,他立马意识到,绝不能掉队,绝不能丢消防兵的脸。

从那以后,鲁文贵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天完成单双杠各100个、300个俯卧撑、300个仰卧起坐、300个双腿深蹲的“魔鬼式训练”。不管三九严寒还是烈日炎炎,他始终坚持每天加操,做不完不睡觉。经过辛勤汗水的浇灌,鲁文贵终于成为支队的业务尖子,多次被评为“训练标兵”,彻底甩掉了“后进分子”的帽子。

能“武”也要能“文”,鲁文贵克服了自己文化底子薄的弱点,依次完成了大专和本科学业,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入伍以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5次,三等功2次,获得个人嘉奖35次,被公安部评为“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个人”,被贵州省消防总队评为“训练标兵”“灭火救援尖兵”,先后两次被评为“全省十大消防卫士”,2016年获得公安消防部队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全省“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

崇高的荣誉意味着身上的担子和责任更重了。在命悬一线的危机现场,鲁文贵每次都冲在最前面,以超常的勤奋和毅力练就了过硬的本领,靠过人的技能和胆识化险为夷。

2011年11月1日,福泉市119值班室接到报警,马场坪收费站旁有一辆装载炸药的货车起火燃烧,正在维修单杠的鲁文贵立即驾驶消防车紧急出动,与几名战友组成搜救小组。由于爆炸,两个仓库已成为危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危难时刻,鲁文贵不惧危险,在佩带好个人防护装备后,迅速投入到搜索行动中。为尽快帮助被困群众脱离危险,鲁文贵立即利用救援工具对被困人员实施营救,凭借丰富的抢险救援经验,成功将被困人员一一救出。

手上的水泡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破了,破皮的地方与手套粘在一起,全身湿漉漉的,不知道是汗还是血......在连续奋战三十多个小时后,鲁文贵早已疲惫不堪,当他想换下这双残破的手套时,却从手上传来一阵撕心的痛。

2014年8月27日20时17分,贵州省福泉市道坪镇英坪村发生山体滑坡事故。在上级的统一调度下,鲁文贵跟随中队官兵迅速赶往灾区,奔赴一线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当搜救小组在一块巨大的楼板下发现一名被困群众时,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鲁文贵请缨出战,在排除了二次垮塌的隐患后,鲁文贵便进入废墟深处,用手刨、用手挖,已经顾不得血肉模糊的双手,使废墟的空间越来越大,在没有着力点、身体几乎卷曲的状态下用荷马特扩张器将楼板撑起,20分钟后终于将这名被困群众救出。

一次次的火场搏杀、一次次的生死考验中,鲁文贵始终坚守一线。多年的打磨与历练让他逐渐成为一名“降伏火魔”的钢铁战士,奋斗不息,冲锋不止,鲁文贵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收获了各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和当地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只要与消防有关的业务,鲁文贵就来了兴趣。凭着对装备工作的热爱和长期工作的经验,鲁文贵结合执勤训练的实际,认真熟悉器材装备的维护和保养知识,积极参与操法创新改编,从不被困难吓倒,更不向惰性低头。

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鲁文贵,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改进,熟练掌握了各项器材装备的构造和使用、维修技术,把淘汰的器材构件重新组合,修旧利废,变废为宝,为部队节约经费87万余元。

2014年,他以基层中队空气呼吸器气瓶为动力源,利用中队废旧的空气呼吸器接头、气管和泡沫桶桶盖做出了第一代便携式泡沫液输转装置,慢慢升级为第四代便携式泡沫液输转装置,并在公安部消防局组织的“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装备‘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中,获评本次大赛的最高奖项——最佳奖。

在晋升为三级警士长以后,鲁文贵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装备工作上。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安保工作期间,为保障全州消防救援队伍车辆器材装备以良好的性能状态投入执勤备战,鲁文贵带领巡检组的战友们连续工作一个多月,对检查的装备一个螺丝钉都不放过,走遍全州12个县(市)大队,15个中队,检查消防车辆118台,器材装备6500余件套,排除车辆故障60处,修理故障装备200余件,节约经费200余万元。

正是这种“放到哪里哪里亮”的“螺丝钉精神”让鲁文贵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使命,将21年的青春无怨无悔地献给了红门。

每当听到队员们谈到这样困惑、那样担忧的时候,他总会在本子上认真地记上,细心分析、排查,将大家的想法及时报告干部,与干部共同讨论、研究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如今,已经有无数的人说他是尖峰上跳动的英雄,但他却只承认自己是名普普通通的消防员。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