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医闹、校闹、房闹、车闹……凡事都要“闹”一下,有的人维权无门、不得不闹,也有的是恶意取闹、靠“闹”得利。《央视网评》特推出“到底闹哪样”系列观察评论,多角度全方位透视这一大众心理和社会怪象。
今日为第一篇。
“闹”的繁体字写法为“鬧”,“斗”字作框,里面一个“市”。顾名思义,在公众场合不守规则。
因购房纠纷一屁股坐坏价值上万的沙盘,把灵堂设进医院、棺材抬到学校,发生事故不走法律程序在街上大吵大闹……从“医闹”、“校闹”到“房闹”、“车闹”,现下,有事“闹一闹”已成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虽然令大多数人反感,但却屡试不爽、屡禁不止。
有人戏谑,“按闹分配”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分配方式。但这绝非中国特色,也并不是所谓的国民劣根性。人为自己争取利益的冲动写在基因里,闹到最后有糖吃、爱哭的孩子有奶吃是个再朴素不过的道理。
问题出在为什么而“闹”和怎么“闹”上。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如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劳资关系、合同纠纷、扶贫救济、族群纠纷等等。有的老百姓放下尊严与体面,走上街头把事闹大,完全是因为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投诉无门不得已而为之。之前引发舆论广泛讨论的奔驰车女车主,就是一个典型的被维权无效倒逼出的“闹事者”。
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实打实地无理取闹。“闹”文化甚至还催生出了一批专业闹事队伍,多由社会闲杂人员组成,打着维权的幌子,以拉横幅、喊口号、发传单、静坐甚至撒泼打滚为手段,给职能部门施压、以“闹”牟利。在维稳和舆情压力下,很多当事方会选择妥协,倾向于“花钱买平安”。
总之,不管有理没理,办不通的事儿只要闹将起来,往往就给办了、办得重视了、甚至办得超出合理范围了。这传递出来一个治理信号:“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就算没闹到实惠,完事后也是一了百了。
这一次又一次“你退我进”、“你猛我怂”的操作,表面上看的确促成了一些个案的顺利解决,让部分人维权成功。但代价是巨大的,它导致“凡事一闹”成为很多人的惯性,养成“闹有所得、闹而无损”的心理,加剧了社会戾气和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
如果再算笔细账,有事无事闹一下牵扯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按下葫芦浮起瓢,平白增添了基层负担;“闹而解决”,而且解决得超正常地好,既会使走正常途径的人更少,也相当于变相惩罚了走正常途径的人。
再往深了说,“按闹分配”与构建法治社会的现代治理原则南辕北辙,不管是闹事的还是对闹妥协的,都难逃罔顾规则、藐视法律之嫌。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低效治理模式。长此以往,法律法规就会失去尊严与权威,而这恰恰是社会得以良性运行、国家得以健康发展、民众得以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
在我国大踏步迈向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走出这个治理怪圈,以法治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让那些心里有委屈的的群众不必闹,让那些存心闹事的坏分子不敢闹,让那些真正为民办事的干部不怕闹,塑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