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学 唐诗颖 龙禹濛 张土昌)看阅兵只会喊“燃”“齐”“帅”怎么行,搭配上方队更多背后的故事,是不是才过瘾?别急,我们为您整理了参阅官兵训练时的感人故事,再配上10月1日天安门广场阅兵现场的图像,有“颜”有“料”,让你一次爽个够。
仪仗方队:双胞胎护旗兵
这是第一个受阅的徒步方队,方队中的武振宇、武振洲是方队的国旗护旗兵,他们也是一对00后双胞胎。今年7月,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中,兄弟俩同样担任了国旗护旗兵,成为网友心中的“最帅双胞胎”。
领导指挥方队:战狼原型领队
这个方队中有27名将军参阅,两位领队分别是曾指挥也门撤侨的北部战区副司令员姜国平少将、曾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的陈作松少将。方队共有352人参阅,最大的59岁,最小的24岁,共有将军、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和上尉14个排面,陆、海、空、火箭军和武警部队各呈5路纵队。
陆军方队:军人后代两次受阅
陆军方队以第82集团军“铁军旅”为主体组建,涵盖了陆军10余个主要兵种。队员中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刚满18岁。队员李航是家中独子,爷爷、姑姑、父亲都是军人,他也于2012年参军入伍,曾去苏丹达尔富尔维和,也参加过2015年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
海军方队:中断博士学业的排头兵
这是一支由95后和00后组成的水兵方阵,他们全部来自海军潜艇学院,是受阅场上最年轻的群体。来自山东烟台的孙文强,本是中国农业大学博士,2018年9月,他选择中断学业参军入伍。阅兵严苛的训练让他的面庞黝黑,额头上也留下了一道特殊的印记。作为二排面的排头兵,孙文强走得铿锵有力。
空军方队:梦想成真的“地震男孩”
11年前,在汶川地震中因受惊吓而手足无措的小男孩程强,送别救援部队时,举起了“长大我当空降兵”的横幅。6年前,他入伍来到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成为一名空降兵。今天,他作为空军方队队员,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火箭军徒步方队:发射过实弹的操作号手
首次以战略军种名义组成的火箭军徒步方队,平均年龄23岁,平均身高1.82米,全部来自一线作战部队。导弹操作号手赵海涛4次圆满完成实弹发射任务,并于2009年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任务。这一次他刚刚完成实弹发射任务,又一次参加了阅兵。
战略支援部队方队:四次受阅的方队主教练
从唐古拉山口到松嫩平原,方队队员来自战场环境保障、信息通信保障、信息安全防护等任务一线,平均年龄24岁。方队主教练郑铁良原本是某大学副教授,有过四次受阅经历,是阅兵集训点年纪最大的方队教练。
联勤保障部队方队:两次入伍的汽车兵
除2名将军领队外,方队300余名长期从事保障工作的保管员、驾驶员、炊事员和卫勤人员等从幕后走到台前,以崭新姿态接受检阅。方队中的常玖玲当过两次兵。2014年从空军部队退役后,他回家完成了大专学业,但觉得兵还没当够,于是二次入伍,成了一名联勤保障部队的汽车兵,阅兵训练时他所在排面两次摘获徒步方队先进排面流动红旗。
武警部队方队:四次参阅两次领队的“搭档”
方队长周勇、总教练崔晓伟,1999年大阅兵,他俩是武警警卫方队的带队指挥员,正步走过天安门;2009年大阅兵,他俩是武警徒步方队的带队指挥员,再度并肩接受检阅;2015年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他俩一个是武警部队英模部队方队的方队长,一个是总教练。今年,他俩再度“会师”阅兵训练场,成为全军唯一一对4次参阅、2次领队的“搭档”。
女兵方队:新中国首位女飞行师长
这个方队的领队是两位女将军,她们是新中国首位女飞行师长程晓健、某新型作战力量主官唐冰。首次挂枪的女兵方队,大多数队员来自部队作战一线,包括导弹号手、战舰女舰员,以及陆战反恐一线的特战队员等,平均年龄不到24岁。
院校科研方队:七成博士硕士的学霸方队
这是一个由高学历的“军中骄子”和“科研精英”组成的方队,受阅人员覆盖各个军种,来自三大院校的各个院所,博士、硕士占71%,专业学科从作战指挥到军事科技,从文化艺术到计算机、财务、心理,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方队。
文职人员方队:摔断过三根肋骨的领队
这是一支首次参加阅兵、全新亮相的新兴队伍,这些文职人员当中,有的是社会公开招聘,有的是现役转改,也有的是院校毕业。领队王海涛2016年1月份带队到南沙永暑医院执行四个月的医疗任务时,摔到礁石上,摔断了三根肋骨。在阅兵训练站军姿的时候,老是觉得左胯塌,经过很长时间的艰难调整才恢复正常。
预备役部队方队:会“武功”的护航兄弟
方队中的双胞胎兄弟牛犇、牛皓,学过6年武术,2010年12月应招入伍,成为了海军陆战队的特战队员。2012年11月跟随护卫舰衡阳舰执行海军第13批护航任务。离开部队近4年后,今年阅兵两兄弟报名了预备役方队。农历九月初三,是兄弟俩的28岁生日,也恰逢十月一日。这也是他们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民兵方队:81位妈妈队员
民兵方队队员平均身高1.72米,最高的领队队员1.81米,最矮的也必须达到1.65米。这是唯一一个由社会女性抽组而成的女子方队,队员年龄从18岁到35岁,相差了17岁。400多名队员中有81位妈妈。她们的孩子最小的11个月大,最大的13岁。
维和部队方队:一对兄弟两次受阅
此次亮相的维和部队方队,是所有徒步方队中唯一战斗着装的方队。方队里有一对参加过两次阅兵的双胞胎兄弟,他们是24岁的王国立、王梓立。2015年,刚刚从新兵晋升士官的兄弟俩就参加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巧合的是,两次阅兵他们都是在第五排和第六排排面。
战旗方队:两年受阅两次的战旗手
战旗方队首次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乘车接受检阅。战旗方队展示的战旗,囊括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荣誉功勋部队。“英雄营”战旗手娄明瑞只有29岁,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参加阅兵,两年前的7月,他以装备方队队员的身份,参加了朱日和阅兵。
空降兵战车方队:“听音辨速”的驾驶员
这个方队的驾驶员练出了“听音辨速”的绝活儿。“我们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声音判断转速,最好的驾驶员误差能控制在3-5转。”曾3次驾驶基准车通过天安门受阅的驾驶员武龙说。
地空导弹方队:父子兵的“强军梦”
方队中的曹丛,父亲曹景春曾是一名地导部队发射车驾驶员,长大后曹丛选择参军入伍,刚巧就在父亲的老部队。2015年,曹丛被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的一名驾驶员,和父亲1981年华北大阅兵时的位置都是四排面三僚。今年,曹丛再次参加阅兵,开的三僚车,装备已是国产最新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
火箭军装备方队:带上父亲军装照的驾驶员
火箭军装备方队上士于谦,他的父亲服役时没能参加1984年的国庆阅兵,成为一大憾事。父亲离世后,于谦训练更加刻苦,曾累得“吃饭时拿筷子的手一直在抖”,被评为“红旗驾驶员”。由于表现优异,他被选中参加今年的国庆阅兵,带着父亲的军装照走上阅兵场。
空中梯队:父子相约10年同场参阅
在空中梯队,某团机务大队空中机械师靖永起和空军某场站汽车连连长靖相军是本次阅兵场上的一对父子兵。国庆60周年阅兵时,靖永起首次参阅,保障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越。刚入军校的儿子靖相军心里满是自豪。今年,靖永起与儿子同场参阅,这既是父子间的约定,也是强军梦的最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