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建设三峡工程,根治长江水患,是中华民族的多年梦想。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三峡工程从蓝图变成了现实。
前几天,三峡工程左右岸的26台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工程开始全面发挥防洪、发电和航运的巨大功效。
历史上,长江平均不到十年就要泛滥一次,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为此,孙中山先生在上世纪初就提出建设三峡大坝,新中国成立后对三峡工程的研究论证持续了三十余年。然而作为世界最大的超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建设一直是个奢望。
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卢纯:当时一方面我们的国力,同时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变为现实。
改革开放终于为三峡工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94年工程正式动工兴建。到明年,整个工程基本建成后,长达600公里的巨大水库将可以有效调控长江上游洪水,使中游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让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1500万人口得到安全保护。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 蔡其华:我们有了三峡就有了控制洪水的调节手段,就可以比较从容地比较科学地调度好长江洪水,避免那种被动的、措手不及的、很无奈的一种调动。
蓄水后,三峡库区航行条件极大改善,去年三峡的航运量由历史最高的1800万吨猛增到6000多万吨。而作为世界最大的电站,三峡电站每年发出的电量可替代5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
责编: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