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从工作之初的画设计草图,到如今对港口建设统筹规划,近30年间,陈广桐见证了一个小码头到亿吨级大港的转变。
今天的营口港,处处可见繁忙的施工作业场面,陈广桐每天就穿梭其中。虽然,从毕业之初就开始参与港口建设,这么多年工作性质没变,但老陈的感觉完全是“今非昔比”。
营口港务集团基本建设管理 高级工程师 陈广桐:刚毕业对规划理解也很肤浅,觉得规划就是一个图,给你一个框,我们填一些港池,填一些泊位,就是达到了咱们能靠船的需求就完了。
按照这样的理解,陈广桐参与的第一个工程是港区的煤码头。可没料到,两年的辛勤劳动,煤码头竣工之日却是停产之时。
营口港务集团基本建设管理 高级工程师 陈广桐:我们这个煤码头当时计划是给一个电厂配套的,但是由于在国家计划体制下电厂建设滞后,煤码头是先建成的,所以这个煤码头就没有用处了。
晒了两年太阳,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营口港等一批港口对外籍船舶开放,煤码头改成了当时运量需求较多的散杂货码头,这让营口港着实繁忙了几年。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小码头大货运,压港压船现象开始频繁出现。1994年,营口港启动了二期工程建设。新建码头的大小、功能都由老陈和同事们根据实际需求自己进行规划。
营口港务集团基本建设管理 高级工程师 陈广桐:这是1994年的规划图,规划到2020年,吞吐能力预测达到5000万吨。
让陈广桐没想到的是,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开放开发,让营口港的吞吐量在2004年就达到了5000万吨,2007年的吞吐量更一举超过了一亿吨。这样的发展速度,让老陈和同事们如今有了一个“大规划”。
营口港务集团基本建设管理 高级工程师 陈广桐:眼前这个规划是我们营口港今后发展的一个规模,这是我们能看到的,那么看不到的还有我们腹地的经济情况、货源分布情况及疏运情况,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做港口规划必须考虑的事情。
责编: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