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4月19日播出):通过不断运用高科技攻克工程难关,日前,我国一批重大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
湖北台记者 胡芳:这里是武汉长江隧道北岸竖井出口,今天,伴随着我身后盾构机的破土而出,万里长江第一隧成功抵达北岸终点,实现双线贯通。
这条隧道是世界上地质状况最为复杂的水下隧道,一条隧道内既有软土,岩石,又有高水压的流砂,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武汉长江隧道指挥长 万姜林:(我们)采用了具有三层刀具的复合刀盘掘进技术,成功地破解了这种复杂的掘进难题,这项技术在世界上也尚属首次采用。
武汉长江隧道全长3.6公里,分东西两线,设计时速50公里,可抗6级地震,抵御300年一遇的洪水。隧道通车后,武汉将形成江上有桥、江面有船、江下有隧道的三维交通网络。
湖南台记者 吴俊:传统的列车在行驶的时候会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人坐在上面会有颠簸的感觉,这些现象在武广客运专线上都不会存在了,因为它的铁轨设计是采用的跨区间无缝连接。
火车开动时发出的“哐当”声,是火车轮不断碾过铁轨接缝造成的,所以乘客有明显的颠簸感。武广客运专线在国内首次采用双快式无砟轨道技术,使整条线路不出现钢轨接缝,铁轨间不铺碎石。这不仅能降低噪音,提高乘坐的舒适度,还将使武广客运专线的最高时速达到350公里。通车后,武汉至广州只需4个小时,比现在快6小时以上。
江苏台记者 戴晓燕:泰州长江大桥是世界罕见的大跨径三塔双悬索桥,它全长超过62公里。要支撑这么一座大桥在长江上,水下沉井基础至关重要。
这座沉井的横截面超过2400多平米,足有半个足球场大,高达76米,足有25层楼高。
沉井已经下沉了46米,现在正一边往上建设一边慢慢往下沉,沉井的顶面安装了四套GPS接收系统,可以24小时作业监测,这些数据传回指挥部以后,就可以对沉井的水下姿态作出精准的调整。
泰州长江大桥C05标段项目部GPS监测技术员 刘建波:通过我们的监测定位,误差一直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黄山台记者赵俊燕:我的身后就是国内第一条通透式隧道——龙瀑隧道。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紧张建设,这条隧道的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即将建成。
因为隧道地处黄山,四周茂林修竹,景致宜人。设计人员便大胆采用半明半暗通透肋式拱梁异型结构,隧道一边为半封闭的隧道,一边是通透式的拱肋,以方便人们欣赏美景。但是由于拱部容易出现塌方、塌顶,施工难度大,国内没有先例。施工方在中科院武汉岩土学研究所的帮助下,引进了固定支护、钉砖支护、高棚高压注浆等先进的工艺,保证建设的质量。
责编:尚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