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联播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吉林:土地开发整理 农民更多受益

 

CCTV.com  2007年11月20日 16:39  来源:CCTV.com  
专题:新闻联播·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专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11月20日播出):

  随着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正式开工,种了几十年地的老把式们又忙着学起了新的种地方法。

  技术员:盐碱地种水稻品种选择是很关键的,大家一定要选择实用性很强的品种。

  农民 赵海庆:我们这个品种行不行啊?就是现在咱们看的这个品种。

  技术员:这个品种就很适合。

  提问的是镇赉县张海村农民赵海庆。虽说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和好把式,可几十年来他都是在旱地里种玉米等杂粮,要说在水田里种水稻,老赵还是个学生。

  吉林省镇赉县张海村农民 赵海庆:我们这盐碱地十年九旱,好年头能对付个(收入)3000多块钱,要是碰上大汉年头就白干一年。 我亲属有种水田的,人家一年就翻身了。

  老赵的这个亲戚叫张建平,住在嫩江边的后围子村,几年前的嫩江洪水把全村的耕地变成了汪洋。政府因势利导,逐步将这片盐碱地改成了水田。

  张建平:我的家庭收入比过去翻了两番。现在也有钱把孩子送到城里去上学。新打算再多包点地,现在我准备工作都做好了。

  在吉林省西部的松嫩平原,由于多年干旱少雨,像张海村那样盐碱化沙化的土地还有1100万亩,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目前少有的可集中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缺水和土地盐碱化成了当地百姓脱贫的最大障碍。

  记者:我身后就是吉林省的第二大江河嫩江,很多年来嫩江水就这样白白流过, 现在随着引嫩入白水利工程和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实施,丰沛的嫩江水将被引入盐碱地,荒芜多年的盐碱地将会成稻花飘香的万亩良田。

  吉林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处处长 邹世夫:水利是这个(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前提条件,在建设引嫩入白、大安灌区和哈达山水利枢纽三大水利工程的前提下,我们通过以水治碱,引水种稻,综合治理镇赉,大安,松塬三个项目区内大片的盐碱地,实现造地、增粮、富民的目标。

  吉林省这项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62亿元,不用农民自己掏一分钱,将给吉林省这个大粮仓新增405万亩水田,每年可以增产17亿公斤优质东北大米,相当于新增2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吉林省白城、松原两市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22万农民将是直接受益者,人均收入会由现在的1000元左右增加到8000多块钱。而像赵海庆这样的种粮大户,收益还要更大。现在老赵为明年春天种水稻用的播种机、育种土也都准备妥当了。

  吉林省决策咨询委员会 专家孙立诚:这项工程在吉林西部的实施,改造了原来脆弱的西部生态环境,让农民深切体会到十七大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理念。

责编:刘亚姝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