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联播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北京:民生财政暖民心

 

CCTV.com  2007年11月06日 18:54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11月6日播出):为充分反映全国各地干部群众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烈反响,报道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本台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和《说句心里话》两个专栏。今天播出“北京:民生财政暖民心”和“天津:窦大妈生活像花儿一样”。(注:顿一口气)

  最新统计显示,北京市财政每支出100块钱,就有51块花在农民身上,北京的293万农业人口从2005年起享受到更多的财政投入。

  往年的这个季节,北京远郊山区的农民家里早已经架起了煤炉,烧上了“土暖气”,而现在,这里家家户户拆掉了土暖气,这些烟熏火燎用了几十年的取暖炉也退出了农家小院。

  北京昌平区兴寿镇上西市村 巩凤霞:

  以前,冬天你要是下地,那鞋子是凉的,冻得你哆嗦,现在呢,一身秋衣秋裤就可以下去了,鞋子从(床)底下一拿起来是热乎的。

  让山区农民从脚底热乎到心头的就是这种俗称为“吊炕”的新式火炕,是政府能源办经过多次试验,改进创造出来的节能炕。

  记者:与老式落地炕相比,吊炕的内部结构更加简洁,散热更加均匀,而且下面是架空的,这样炕面和炕底、加上两个边都可以散热,使屋子里的温度比原来提高了七、八度。

  北京昌平区兴寿镇上西市村 巩凤霞:

  我们每搭一个炕政府给补贴500块钱。

  从去年7月到现在,北京已经为30万农户建造了吊炕,补贴超过一亿五千万元,近百万农民享受到政府财政的“温暖”。对昌平区上西市村来说,今年一年的财政投入就超过1200万元,前所未有。这座刚刚投入运行的全国第一个智能化沼气站,让这里的370户农民家家实现了管道沼气入户;80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夜间的村道;新增的500亩生态林更使这里山更绿,果更甜。但让巩凤霞更加高兴的是,最近她还拥有了一份像城里人一样可以拿“工资”的工作。

  北京昌平区兴寿镇上西市村 护林员 巩友庭:

  以前这山坡年年种树,年年不见树,牛吃羊啃的,没人管。

  北京昌平区兴寿镇上西市村 巩凤霞:

  现在封山育林了,我们都当了护林员,政府每月补贴300块钱,现在我们一年四季都有收入了。

  把以前和农民没有直接关系的生态林,变成现在村民们精心看护的对象,这种转变就来自于政府财政投入方向的调整。

  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 徐熙:

  原来一说到种树只是想到对政府机关,对林业部门的投入,而对养护投入非常薄弱,使得种树多,成活率低,所以这几年我们给农民直接投入,这样成活率非常高,实际保证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使农民得到了一部分收入。

  目前,北京有6万农民像巩凤霞一样在护林员、农村管水员、乡村公路养护员等公益性岗位上享受政府补贴;今年又有两万多农家实现了管道入户,集中供生物燃气;200个村庄完成了道路硬化、污水处理、厕所改造、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政府行政经费支出压缩10%,减少了5.4亿元。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梅松:

  北京市这么大的摊子,能够把政府投入的一半以上花在三农上,切切实实表现出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统筹城乡的力度和决心。

责编:张托雅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