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一年前,一场罕见的特大地震,使10万平方公里土地山崩地裂、生灵涂炭。央视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前线,目睹并记录了灾难的无情。一年之后,记者重返灾区,亲身感受灾区一年的变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动人故事。
5月7日,《军事纪实》记者做客央视网“记者归来”,讲述震后一年灾区的所见所闻。
震后,邓光辉四次赴震区
●访谈实录
主持人:光辉这一次也是再次赴了灾区,在去年地震期间你去了几次?
邓光辉:我一共地震以后到现在去过4次。
主持人:每次去,你能不能跟我们说说你的情况。
邓光辉:最初当然是抗震救灾当时我在那儿呆了2个月,就像王蕊刚才说的一样,我们栏目前后方的人都在拼命的做着一个记者该做的事情,因为我在现场我切身的感受是,我在北川的时候就看到北川中学的营救,到了后期的时候我自己能不能去帮助一下这些正在施救的人,后来想到,自己的力量可能已经不足以完成救援这样的任务,那么你的任务就是把现场的情况传播出去,我用我的镜头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现在这里的情况,就是说能够引起全社会对这个地方的一种关爱,可能这样个人的作用会更大一些。
那一段时间确实是,我到震区的第一个星期基本上没睡过觉,跟我一块儿去的一个编导前一段时间还跟我聊过这个事情,说你说咱们抗震救灾那时候怎么坚持下来的?第一个星期都没睡觉,也不觉得困,我说确实,不光不觉得困,那时候不吃饭也不觉得饿,就是那样的。
主持人:心思都在报道上了,能多传一些东西回去,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了解到。
邓光辉:我们想的是因为后方的人也在等待我们前方的记者传回去的一些内容,全国的观众可能也更多的想知道灾区的情况,因为很多媒体都在,不同的角度还是能够拍到更多的东西。所以那时候确实也是在前方跟着解放军,因为我们主要做军事节目的,就是跟着解放军,跟这些战士在一块儿在救援的第一线。
当时在北川县我记得很清楚,我看到一个很感人的事情是,地震当天山东的一个男子看到地震的消息,他知道他哥哥在北川县城工作,当天他就往这边赶了,第二天早上赶到了北川,在那儿找了5天,最后从废墟里面,就是在营救现场找到他的哥哥,那时候解放军救出来以后,他当时的那种感觉我觉得确实是亲情的那种感觉,可能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感动上天,在那儿下跪,先感谢救他出来的解放军,然后开始感谢这个社会,这个集体的力量,确实也感动上天,让他哥哥活下来,他相信以后的生活会更好,他就随着担架就走了,当时我觉得真是救过来一个鲜活的生命,真是给人的触动非常的大。
后来再去的话,后来重建的时候,因为当时是灾区的建材紧缺,那个时候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冬天要来了,老百姓要解决住的问题,冬天要解决住的问题,有些地方的板房和一些简易的房子御寒的作用比较差,所以那个时候他们在加紧的建设住房,那个时候主要是砖的紧缺,当时在那个地方也是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砖价已经没办法控制了,后来成都军区他们派出了一千多辆军车,给解决千里运砖的问题,当时运砖的作用,一给那个地方送去了建材,第二,稳定了当地百姓重建的恐慌,因为那个时候大部分的解放军都离开震区了,百姓还是有一些渴望能够得到帮助,当地的运输又是比较有限的,那时候解放军再过去的时候老百姓特别高兴,特别的能够,他们自己重建的那种信心和动力…
主持人:一下被建立起来了。
邓光辉:马上就起来了,我当时看到的全部的人都在建设,没有人休息的,晚上有灯的时候他们也在运砖盖房子,和水泥,弄一些沙子,那个气氛感觉特别好,大家全力的为了能够住进新房子在工作,那是春节前。
第三次的时候就是清明祭的时候,当时在抗震救灾的时候济南军区铁军部队牺牲了一名战士,武文斌(音),我们也是作为军事频道。
主持人:报道这个事情,纪念这位战士。
邓光辉:清明祭的时候我们栏目制片人做了一个规划,怀念战友的系列,我当时承担了这个任务,当时采访他牺牲前后接触的一些人,那个地方的老百姓见到了,因为他父亲当时也去震区了,正好也是都江堰政府邀请过去要搜集武文斌的遗物,到那儿老百姓见到他的父亲都觉得很亲切,当时他的贡献让灾区的百姓能够很快的重建家园,反正那时候就是人的这种情绪都在复苏,就是互相的那种被感动着。
第四次就是做《心系汶川》系列节目。主要去的是汶川的映秀,一个水利部队恢复那里的电力,水电站,恢复了电力以后灾区的重建工作才能全面展开,因为现在没有电的话,很多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
责编:尚艳蓉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