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国际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关键问题存在严重分歧哥本哈根恐难如愿

 

CCTV.com  2009年12月07日 08:2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欧洲可能面临新的冰河时代、马尔代夫等岛国将面临“灭顶之灾”……这是气候等方面的科学家在考虑温室气体排放后给地球开出的诊断书,气候变化已经使“拯救地球”的行动刻不容缓。

    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将重点讨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框架。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会议的结果将改变人类未来的轨迹。然而,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关键问题上依然存在严重分歧,对于哥本哈根会议的期望被不断调低。多方观点认为,会议形成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协议的希望非常渺茫。

    发达国家的承诺“留有余地”

    根据2007年底的“巴厘路线图”,哥本哈根大会探讨的未来新的气候协议应包括的两大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2012至2020年,又称中期减排目标)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目标。

    而在减排目标这一谈判焦点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歧严重。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2020年应当在1990年的水平上至少减排40%,而发达国家极力减轻甚至推卸自身的减排责任,目前只有挪威承诺减排40%。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将提高本国减排承诺作为向别国施压、争取国际气候谈判话语权的一种手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达国家的承诺表现是“留有余地的”,比如美国将基准年从1990年变为2005年,并且允许20亿吨的非实质减排抵消额度;另外,发达国家的承诺讲条件,比如欧盟30%的减排目标就是以哥本哈根达成国际协议为前提。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还试图更改《京都议定书》中关于发展中国家没有具体量化减排义务的规定,试图抹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混为一谈,迫使部分“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也承担量化的减排义务。

    法新社报道说,欧盟认为中国必须在气候变化上展示领导者角色,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说,没有中国担任领导角色并承担义务,我们不能解决人类气候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排放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如果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发达国家一味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在维持正常经济增速下无力承担的减排重任,那就等于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这无疑是不公平的。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印度年人均碳排放量为2吨,而美国是20吨。鉴于印度的发展水平,任何降低碳排放量的举措都会导致贫困的加剧。1/3以上的印度人目前仍没用上电。眼看着西方因高碳饮食而发胖,如今印度却被要求减肥。

    中国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代表吕学都认为,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而言,“发达国家叫做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叫做减排行动。这两个如果从法律角度来讲是完全不一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行动是自主行动,全部是减排行动,而且是以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能力建设作为条件的。”

    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内部之间对减排目标也莫衷一是。欧盟作为气候谈判的发起者,始终希望扮演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者,希望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建立一个类似于《京都议定书》的国际协议,来约束各国拟定减排时间表,以实现减排目标。

    欧盟对美国实行的单方面以自愿为基础而不是以有约束力的国际气候协议为基础的国内减排规则表示不满。法国环境部长让-路易·博洛公开批评美国是哥本哈根大会上达成协议的主要障碍。

    欧盟并不打算新增资金

    哥本哈根大会探讨的未来新的气候协议应包括的另一核心内容就是,加强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全面有效和可持续的实施,就发达国家履行公约所规定的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友好技术并提供资金支持做出具体安排。

    一些发展中国家提议,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应对气候变化资金应该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左右。由此估算,单是美国就要拿出超过1400亿美元。美国官员表示这一提议是不切实际的。欧盟预计,发展中国家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每年需要约1000亿欧元资金。

    然而截至目前,国际社会尚未就如何筹措这笔巨资拿出具体的策略,甚至尚未就出资国名单和出资份额达成一致意见。

    英国《卫报》报道说,双方在新的资金支持规模上的立场近乎不可调和,发展中经济体要求在2020年之前每年得到4000亿美元,而发达经济体只同意付出1000亿欧元(约1646亿美元)。

    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说,哥本哈根会议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发达国家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多少资金,以帮助它们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并获得控制排放所需的技术。负责此次气候会议的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康妮·赫泽高说,“财政方面的决定”是发达国家面临的最紧迫问题。

    迄今为止,欧盟既没有确定具体的援助金额,也没有确定各成员国的具体出资比例。英国《卫报》一篇题为《欧盟的气候变化资金援助立场受到指责》的报道指出,一份机密文件显示,欧盟希望使用现有的海外援助资金来帮助穷国应对气候变化,而并不打算新增资金。这份文件曝光了欧盟气候谈判团的资金援助立场,使欧盟面临“给全球气候谈判增加障碍”的指责。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迎还指出,欧盟此前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是“别人不干,我也干”,但是现在欧盟在资金问题上变得越来越“带有前提条件”,强调所有国家都要出钱,都要承担义务。

    其他发达经济体对于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问题所需的援助资金如何安排也尚不明朗。“我们需要数字,不只为了降低温度。哥本哈根会议需要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这件事现在就要开始做”,法国总统萨科齐说。

    另据了解,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用于温室气体减排的资金主要是来源于发达国家政府的官方发展援助资金(O D A ),这些资金的增加是以削减对发展中国家其他领域比如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援助为代价的。

    此外,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排温室气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方面,吕学都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是发达国家应以减让、优惠条件或无偿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的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现在发达国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蒋大和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技术的转让还是要靠市场来实现,知识产权掌握在企业手里,或许国家之间的技术合作(这里先不说转让)可以通过企业间的技术引进来实现,比如前不久拜耳和中国蓝星公司在北京签署的合作协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这样的方式。

 

1/3

  相关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