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伊朗两派支持者德黑兰对阵 改革派人士遭逮捕

 

CCTV.com  2009年06月18日 06:4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京华时报  
专题:2009伊朗总统大选

  成千上万的伊朗民众16日下午在首都德黑兰市中心举行大规模的“团结集会”,以表达希望国家稳定和团结的诉求。他们与前总理穆萨维支持者在不同地域同时集会游行。西方媒体认为,伊朗官方当天有意组织部分游行,以削弱穆萨维阵营的声势和抗议效果。

  伊朗一名官员17日警告说,非法抗议幕后策划者可能面临死刑。

  万人参加“团结集会”

  成千上万的伊朗民众16日下午在德黑兰市中心瓦里亚西尔广场及附近区域举行大型集会,呼吁国家团结,敦促穆萨维承认败选。

  伊朗国家电视台播放的画面显示,大量民众将广场围堵得水泄不通。许多人挥舞国旗,振臂高喊支持内贾德连任总统和呼吁国家团结等口号。前议长阿德勒在集会上发表讲话,呼吁总统选举失利的穆萨维“听从最高领袖建议”,承认败选。

  伊朗官方媒体报道,政府安排了这次集会,并把它称为“团结集会”。

  穆萨维支持者说,在15日成功组织万人抗议集会后,他们打算16日下午在瓦里亚西尔广场继续集会,但大量内贾德支持者当天提前占领广场,使原计划无法顺利实施。此外,政府还关闭了手机短信通讯,阻挠抗议者互通信息。

  反对者酝酿新示威

  数千名穆萨维支持者16日下午向德黑兰北部瓦纳克广场聚集,继续抗议示威。电视画面显示,许多人戴绿色头巾,高举穆萨维头像,要求重新选举。一些目击者说,另有数千名穆萨维支持者当天17时从瓦纳克广场出发,前往伊朗广播局和国家电视台办公大楼,游行队伍长达大约1.5公里。

  截至晚上10时,仍有大约100名示威者聚集在国家电视台周围。游行过程中,警察一直在周围警戒,但没与示威者发生直接冲突。

  此外,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和微型博客网站Twitter上出现多条伊朗抗议集会预告信息:穆萨维支持者打算17日继续在首都市中心集会。

  武装部队警告网站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7日发表声明,警告伊朗国内博客网站不要刊登“制造紧张局面”的内容,否则可能面临法律诉讼。

  由于伊朗政府已经禁止驻伊朗外国媒体记者上街采访,社交网站“脸谱”、微型博客网站Twitter等非传统媒体成为抗议者向外传递消息和互相联络的主要工具。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7日通过国家媒体发表声明说,伊朗境内网站和博客所有人必须删除所有“制造紧张”的内容。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是独立于伊朗军队以外的一支武装部队,直接受命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伊朗国内国防和安全事务上拥有广泛影响力。

  伊朗外交部17日晚些时候发表声明,指责部分外国媒体充当“骚乱者的话筒”,诋毁伊朗国家形象。

  政府下令调查冲突

  伊朗国家电视台英语频道17日报道,内政部已经下令对一起德黑兰大学学生遭袭指控展开调查。当事学生声称,他们于14日晚在大学宿舍内遭到袭击。报道说,内政部已要求德黑兰市政府查清这起事件的涉案人。

  16日,伊朗伊斯兰议会议长拉里贾尼曾在议会发表讲话,指责内政部应为平民在示威活动中遭袭负责,其中就包括大学生遭袭事件。路透社援引当事学生的话报道,民兵组织“动员穷人组织”和便衣警察参与了袭击活动且造成人员伤亡。

  改革派人士遭逮捕

  路透社和法新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支持穆萨维的改革派人士贾莱普尔和政治评论人士莱拉兹17日早晨相继被逮捕。其中,莱拉兹名下的报纸一直对现总统内贾德的经济等政策提出批评。

  伊朗伊斯法罕省总检察长哈比比17日警告说,大规模示威活动背后存在少数不法分子,他们受控于伊朗境外势力。根据伊斯兰法律,这些人最高可能面临死刑。哈比比警告这些人停止“犯罪活动”。哈比比说:“我们警告那些外国人控制的少数不法分子,试图通过煽动个人破坏和纵火等扰乱国家安全的行为将面临死刑,因此,在被绳之以法之前,他们应该回归祖国怀抱,避免再有犯罪行为。”

  >>观察

  政坛元老“站队”两派分歧公开化

  西方观察人士认为,这场选举争端“史无前例地”让伊朗统治集团的内部分歧公开化。

  一些西方观察人士认为,这次选举争端暴露了伊朗国内政治和宗教精英集团的内部分歧。伊朗政坛多名重量级人物及主要势力分别以内贾德和穆萨维为核心“站队”,形成对峙局面。

  根据路透社记者里昂的说法,站在穆萨维一边的包括改革派人士和部分被视为内贾德政治对手的温和保守派人士,前者代表人物包括前总统哈塔米,后者代表人物包括前总统拉夫桑贾尼、伊斯兰议会议长拉里贾尼等。

  现任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和专家会议主席等要职的拉夫桑贾尼是“倒内贾德”核心人物之一。他本月6日说,将以诽谤为由控告内贾德。

  内贾德则得到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和“动员穷人组织”民兵等势力支持。更关键的是,他得到哈梅内伊的支持,而穆萨维则被认为与哈梅内伊政见不合。

  身在德黑兰的一名西方外交官告诉路透社记者,伊朗统治集团内部的分歧从未像今天这样公开化,“此前,这些争端发生在密室内”,目前的情况堪称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面临的最大政治危机。

  这些观察人士认为,改革派不满内贾德的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同时希望约束这位总统的权力。

  >>焦点人物

  内贾德在俄批美

  虽然国内局势不稳,内贾德16日仍以观察国政府首脑身份赴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

  内贾德发言时延续先前强硬论调:“正是美国造成了当前经济和政治危机,它的解决办法毫无希望……美国的盟友也无助于缓解危机。”他在讲话中只字未提国内形势和这次总统选举。

  前总理不抱希望

  穆萨维称,他对申诉结果不抱太大希望,因为“不少宪监会的成员支持政府候选人”。

  伊朗宪监会发言人卡德霍达伊16日说,如果发现确有违规现象出现,宪监会将对一些存在争议的投票箱的选票进行重新计票,但不会进行新的总统选举投票。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根据宪监会的这一立场,局部重新计票很难推翻内贾德赢得大选的结果。

  此外,穆萨维17日通过个人网站呼吁支持者18日举行大型集会,抗议总统选举结果以及针对示威者的袭击。网站刊登的一份声明说:“我们的数名同胞受伤或者死去,我请求人们一起到清真寺,或者通过参加和平示威方式向他们的家属表示支持。”

  美联社说,这一呼吁可以被视为穆萨维对伊朗统治集团的直接挑战。仅仅一天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公开表示,穆萨维应该通过法律途径提出诉求,而穆萨维显然没有妥协之意。

  最高领袖是关键

  最高领袖是伊朗国家最高领导人,在行政、立法和司法事务方面拥有最终发言权,同时又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现任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执政风格是寻求统治阶层的共识,而非“一言堂”。他往往是在幕后实施权力,偶尔才会就重大政策直接出面发号施令。这种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使不同政治势力有了活动的空间。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这场危机将哈梅内伊推到权力争斗的风口浪尖,使这名最高领袖的权威受到一定影响。《纽约时报》记者麦克法夸尔指出,内政部宣布的选举结果一公布,哈梅内伊马上向内贾德表示祝贺。而当抗议人群走上街头上,哈梅内伊改口要求宪监会调查计票情况。位于英国伦敦的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项目负责人斯潘塞也认为,鉴于哈梅内伊是伊朗所有重要问题的最高仲裁者,他此次改口让步恐将有损其权威。

  哈梅内伊目前仍然希望通过和平调解来解决问题,一方面仍将维持选举结果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有可能满足穆萨维阵营的某些诉求,例如可能在新政府组阁方面作出让步。

  >>背景

  伊朗权力架构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其中,最高领袖位于权力顶端。

  最高领袖:最高领袖由专家会议选举产生。1989年6月,最高领袖霍梅尼逝世后,专家会议推举哈梅内伊为最高领袖。最高领袖在伊朗所有国家事务中享有最终决定权,并直接掌握军队和情报机构。

  总统:伊朗1989年宪法取消总理职位,扩大了总统权限。总统由民众选举产生,任期4年,可连任一次。总统主要负责经济等国内日常事务管理,也有权与外国政府签署协议。

  议会:伊斯兰议会是伊朗最高国家立法机构,但议会通过的法律须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方可生效。此外,议会有传讯和弹劾总统的权力。这些权力须经宪监会审查。

  宪法监护委员会:宪监会是维护伊斯兰教义和宪法的权力机构,共有12名成员,其中6名由最高领袖直接任命,其余6名为伊斯兰教法学家。总统候选人资格和选举结果必须得到宪监会认可。宪监会有权取消选举结果。

  专家会议:伊朗专家会议是选举、监督和罢免最高领袖的权力机构,由86名资深宗教人士组成。选民根据各省市人口比例选举专家会议成员。专家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国家大事及领袖行为。现任主席为前总统拉夫桑贾尼。

  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协助最高领袖监督、实施各项大政方针。当议会和宪法监护委员会就议案发生分歧时,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有权仲裁。现任主席为拉夫桑贾尼。

  本版均据新华社电记者韩墨 徐超 冯武勇

  相关链接:

责编:李二庆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