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斯科塞斯
导演:别太有才
马丁·斯科塞斯是导演中最受“演员支持演员”之害的一个。1980年,《愤怒的公牛》输给了罗伯特·雷德福导演的《普通人》。1990年,《盗亦有道》输给了凯文·科斯特纳导演的《与狼共舞》。去年,《飞行家》输给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百万美元宝贝》。当然,去年老马丁输得不算冤。
当然,奥斯卡忽略了太多好导演,以至于不赢也是种骨气。没赢的人也就加入了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斯坦利·库布里克、英格玛·伯格曼、冯·斯登堡、奥森·韦尔斯的行列。而霍华德·霍克斯导演了那么多部经典的电影———《疤面煞星》、《育婴奇谭》、《女友礼拜五》、《约克军曹》、《夜长梦多》、《红河》、《绅士爱美人》、《布拉沃河》,他只以《约克军曹》获得过一次提名,并且空手而归。1975年,他死后两年,学院给了他荣誉奖,以这种方式说抱歉。
其他当代导演呢?罗伯特·奥特曼,他与斯科塞斯一样,也五次铩羽而归。彼得·威尔输了四次,但还在拍好电影。大卫·林奇输了三次,迈克·李输了两次,而科恩和亚历山大·佩恩也都输了一次。大卫·O·拉塞尔至今未获得过提名。
所有人中,最尴尬的还是斯科塞斯,看看他刚推出的《没有回家的方向》吧,看起来他最终获得的奥斯卡奖大概会是“最佳纪录片奖”了。当然,更大的可能性是———他也会被学院以“终身成就奖”打发了。
编剧:别太有趣
《指环王》有三个编剧,谁写了最棒的台词?是托尔金吧。谁改编了观众最喜欢的一场戏?演员的即兴发挥得起很大作用。无怪乎没有最佳编剧奖,只有最佳剧本奖。
不过讨论还是可以继续的。沃伦·比蒂是靠“演员支持演员”得最佳导演奖的最好例证,可做编剧时这个优势却荡然无存。过去30年里,有361个作家获得原创或改编剧本奖的提名,比蒂获四次提名,却没赢过一次。这并非针对比蒂,而是针对他所擅长的轻喜剧。看看一些空手而归的提名者吧:尼尔·西蒙(四次)、诺拉·依弗朗(三次)、劳伦斯·卡斯丹(三次)、巴里·莱文森(三次)、加里·罗斯(三次)、拉里·吉尔巴特(两次)。搞笑的人写搞笑的剧本:《再见女郎》、《晚餐》、《窈窕淑男》、《山水又相逢》、《当哈利遇见莎莉》、《戴夫》……《窈窕淑男》输给《甘地》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过,剧情类影片战胜喜剧太难以责备了。约翰·塞莱斯因《激情之鱼》和《孤星》获得过两次提名,没有得奖。他有局外人的眼光,是一个标新立异的人,但好莱坞对这些人却没什么好感。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