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贾德
伊朗大选:保守派或连任 美政策仍强硬
本报综合报道 自就职开始,在如何处理伊朗核问题上,奥巴马就已经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强大压力。
早在大选时,奥巴马就建议与伊朗展开直接对话,但奥巴马释放的“善意”并未得到回报,伊朗不仅把首颗自主开发的卫星送入了轨道,而且也让美国展开的“羽毛球外交”计划胎死腹中。
伊朗今年6月12日将举行总统选举,下任总统几乎毫无疑问将来自保守派,而伊朗现任总统内贾德也已表达连任的意愿。美国一直把伊朗定性为“支持恐怖主义最积极国家”并指责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可以预见,奥巴马政府无法改变这一立场,而内贾德再次当选后也不会立即改变强硬立场。
美国向伊朗“伸出手”
伊朗革命1979年胜利后,伊美关系恶化,美国政府1980年宣布同伊朗断交。美国一直把伊朗定性为“支持恐怖主义最积极国家”并指责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伊朗对此始终予以否认。如何处理同伊朗的关系,是奥巴马政府外交举措中值得关注的焦点之一。
伊朗在伊斯兰世界尤其是什叶派穆斯林中有重要影响,在巴以、黎以、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多个国际热点问题上有一定的影响力。除伊朗核问题外,伊朗近年来加强同委内瑞拉、古巴、玻利维亚等拉美左翼政权的关系也令美国感到不安。
阿富汗问题是奥巴马外交政策的另一焦点,阿富汗邻国及对其有影响力的国家都被美国纳入了政策考虑范围之内。美国深知,要想彻底击败塔利班、在阿富汗实现和平,必须赢得伊朗的支持。伊朗目前在阿富汗西部投资超过5亿美元,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伊朗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将其东北部城市马什哈德同阿富汗西部赫拉特省首府赫拉特连接起来,一条与之平行的铁路已在修建当中,电力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赫拉特。
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期间曾表态,一旦当选总统,愿与伊朗总统内贾德面对面会谈。奥巴马的这种想法似乎正逐步付诸实践。1月26日,奥巴马在接受阿拉伯卫星电视台专访时说,他的政府愿意与伊朗对话,如果伊朗“松开拳头”,美方将“伸出手”。
美国国务院2月2日宣布,应伊朗羽毛球联盟的邀请,美国女子羽毛球队将于3日至9日到伊朗参加法杰尔国际羽毛球赛等活动,这是奥巴马总统就职以来首支由美国政府资助赴伊朗参赛的运动队。美方表示,美国女子羽毛球队访问伊朗是为了开展“人与人的交流”,并期待伊朗羽毛球联盟参加7月举行的美国羽毛球公开赛。这一事态表明,长期僵冷的美伊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渐变。
伊朗没有“松开拳头”
对于奥巴马政府释放的“善意”,内贾德似乎并不“领情”。他认为,奥巴马政府须就对伊政策作出根本性改变,而不仅是战术性变化,美国应为过去60年内对伊朗犯下的“种种罪行”道歉。
本月3日,伊朗成功把首颗自主开发的卫星送入轨道。而就在美国女子羽毛球队准备启程赴伊之际,伊朗外交部宣称,鉴于美方申请签证时间较晚,美国女子羽毛球队将无法参加定于2月5日在德黑兰举行的国际比赛。
6月12日,伊朗将举行总统选举。内贾德的媒体顾问数天前披露,内贾德将谋求连任。但他将不得不接受包括现任国会议长、前核谈首席代表阿里·拉里贾尼、前总统拉夫桑贾尼以及改革主义者前总统哈塔米等人的激烈挑战。哈塔米的政治盟友1日披露,哈塔米可能将在数日内宣布参加下届总统选举。
保守派主张在国内实行严格的宗教法令和社会管制,对外反对“各种外国霸权”;而以前总统哈塔米为首的改革派主张对内使社会更开化、更自由和更宽松,对外与西方国家进行和解。
不过,普通伊朗民众都支持政府的强硬立场,反对任何阻止伊朗拥有核权利的行动,再加上伊朗近代有被外国压迫的屈辱历史,“抗压”观念特别强烈。
正因为如此,在去年3月14日举行的议会选举中,保守派再次获得了明显优势。美国《时代周刊》认为,下任伊朗总统几乎毫无疑问将来自保守派。
伊朗观察家们认为,总统选举的结果对伊朗在核问题、石油和其他外交政策上的走向不会有太多影响,伊朗还会按照既定的路线走下去。
虽然温和保守派和改革派都反对内贾德“不必要地刺激西方国家”,但拥有最终决定权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一直在这些问题上持支持态度。
无疑,对于奥巴马试图推行的“善意”的对伊政策来说,伊朗大选的结果几乎毫无积极的意义。《纽约时报》3日发表评论指出,尽管奥巴马当局不久前曾表示愿与伊朗方面展开直接对话,但是在未来几个月内,美国政府仍有可能对伊朗采取强硬政策。
责编:魏宇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