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所以现在朝美双方好像是围绕着摘帽和申报来展开博弈,摘帽刚才于老师也说了,相当于有两顶帽子要摘,一个就是"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还有一个适用于《敌国贸易法》的名单。申报当然就是围绕着美国希望朝鲜能够申报全部的核计划,应该说到目前为止,虽然延迟了,您刚才也谈到,已经申报了。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新闻背景,先来了解一下朝鲜和美国这一段博弈的背景,稍候回来我们请两位嘉宾再给我们进行解读。
新闻背景:2008年朝美博弈的关键词:"摘帽"与"申报"
2008年4月8日,美朝在新加坡会晤并达成妥协方案。
2008年4月14日,朝鲜迅速向美国提交了一份秘密备忘录,并且在5月8日向美国交出了一份总计18822页的钚计划相关文字资料,主要内容是其5兆瓦反应堆20年运转日志。
6月26日,朝鲜又向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提交仅限于钚计划的核申报清单。
6月27日,朝鲜炸毁了核冷却塔,这一幕让美国各大媒体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朝鲜核问题很快出现了变局。
2008年8月26日,朝鲜以美国未将之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为由,正式宣布停止宁边核设施"去功能化"作业。
9月24日,朝鲜又驱逐了联合国监督人员,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设置的封条和监控设备,并通知国际原子能机构,朝鲜将在一周内为其反应堆加入新的核燃料。
主持人:
于教授,如果说按照"六方会谈"达成的协议,朝鲜在提交了全部的核计划清单以后,虽然说去年年底延迟了半年的时间,6月份才提交,但是也已经提交了。那么按照这个进程,美国应该把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当中剔除。
于美华:
对。
主持人:
为什么美国没有这样做呢?
于美华:
不客气地讲,美国在这方面没有履行承诺,而我个人分析,美国在这方面还是缺少诚意,因为从美国的领导人也好,还是从强硬派来讲,他们还不太喜欢朝鲜的政权,而且到现在他们内部的一些强硬派依然对朝鲜希望采取强硬的态度。
据说是原来美国提出的方案是美国一些强硬派主导搞的。所以朝鲜一看就特别生气,因为那时候要朝鲜全部完全的都得申报,过去的都得申报进来,而且美国的检查是非常严格,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就是说我随时可以查,而且我可以随时取样,我怀疑哪我就去哪。朝鲜认为,你这样的话,你就查了我的军事设施,侵权了我的主权,我不允许你这样做。但是我觉得美国现在主要对朝鲜还是有一个敌视这样一种看法,就是不愿意很快的给朝鲜加以补偿,他认为炸了塔了或者是去功能化已经大部分都完了,他以为朝鲜可能这么拖下去就不会有什么动作,但没想到,朝鲜最后还有强硬的反制措施,所以现在美国也有点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