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华人世界5月5日播出):华人世界,世界华人的家园,欢迎收看今天的节目。在这次北京奥运圣火境外传递的旅程中,中国留学生和当地的华侨华人一路追随火炬、保卫火炬的激情让所有华人感动,也更加引起了我们对这一群体的关注。据统计,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已经超过100万人,这些莘莘学子在海外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不仅掌握了国外的诸多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并且在许多国家的各个行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他们中间有很多留学生在学成之后选择回到祖国参加国家建设。日前,57位在中央企业工作的优秀的归国留学人员受到国务院国资委、中央统战部和欧美同学会的联合表彰,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归国留学人员在中国各条尖端战线上都在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来自中国中央企业各条战线的57位受到表彰的归国留学人员都是正值壮年,有的已经在企业中担任了领导职务,并且在他们所从事的是领域当中成为了业务骨干和业务带头人。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他们参与的身影;在中国各个尖端科技领域,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心血。
当我们乘坐动车组“和谐号”往来于城市之间时,可能不会想到它背后的设计者。在中国高速动车组的研发团队中,就有一位归国留学人员,他是刚刚40岁的倪胜义。倪胜义所在的中国南方机车集团直接参与中国高速铁路机车的研制开发项目,而他本人则是动车组项目的带头人之一。
倪胜义 高速动车组项目副总经理 :2004年,我们开始高速动车组研究,以200公里为基础,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另外如何消化吸收
那一年,36岁的倪胜义刚刚结束在澳大利亚两年的留学生活,就立即投入到了时速200公里动车组的研制。此前,中国从1997年开始铁路大提速,对高速铁路机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动车组"形象地说就是动力分散方式推进列车,与以往动力集中型列车相比,所有车厢包括首位车厢都可以载客,而且受雨雪天气影响小,对钢轨的摩擦也很小。倪胜义参与的200公里动车组项目不但庞大复杂、涉及面广,而且交付时间相当紧张。他和同事们在消化吸收国外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基础上,只用了1年多时间就生产出首列动车组;2006年7月,首批国产化的动车组下线。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6次大提速,京哈、京沪、京广、胶济等多条提速线路上飞奔的就是倪胜义带领研制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产品系列。现在,他又投入到了300公里时速动车组的研制。
倪胜义 高速动车组项目副总经理:在引进技术上,消化吸收,去年12月下线,现在在做试验,将用于奥运会期间的京津线上,那个时候,半个小时就到了。
目前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京沪高速铁路,修通以后所使用的车型也将是倪胜义参与设计的动车组系列产品。
当代社会,人们总在追求更便捷的通讯方式,现在人们已不仅仅满足用手机通话或是简单浏览网页,第三代数字通信3G因为可视通话、多媒体数据下载、传输成为移动通讯发展的方向。可是您知道吗,目前国际上通行的3个3G标准中,一个就是由中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TD-SCDMA,这其中陈庆方功不可没。
陈庆方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员常务副院长:95年回来,赶上3G标准的研制,03年开始,到目前为止,指标很好,作为自主研发标准,在国际上有竞争力。
1995年,40岁的陈庆方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通信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到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