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在英国首都伦敦,英国首相布朗(左)与出席茶话会的华人华侨代表交谈。当天,布朗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举行茶话会,款待在英华人华侨代表。这是布朗上任后首次举行专门招待华人的茶话会。 新华社记者谢秀栋摄
1月14日,英国首相布朗(右)在首相府与出席茶话会的中国足球运动员董方卓(左)和郑智(左二)交谈。当天,郑智、董方卓做客英国首相府,出席布朗款待华人华侨代表的茶话会。 新华社记者谢秀栋摄
与中国在国际问题上合作是英外交政策重点之一,没人怀疑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
英国首相布朗15日在接受本报和新华社记者联合书面采访时说,英中关系现在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布朗首相将于18日启程访华。出访前,他就中英关系的全面发展,回答了本报和新华社记者的书面提问。
记者:首相先生,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持着强劲势头。请问您如何评价这一关系的发展?
布朗:简言之,英中关系现在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几年来,我们目睹了两国合作在一些领域取得稳步进展,在另一些领域也取得相当引人注目的变化。在贸易、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我们同中国保持着前所未有的紧密合作。在国际问题上,无论是共同解决重大冲突还是应对气候变化,我们的对话磋商都较以往更加密切。但就我们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而言,仍具有很大的潜力。这也是我访问中国的原因所在,我期待着与温家宝总理和其他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商讨如何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
记者:中英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互利成果,您如何评价这些成果?加强两国双边合作还有哪些潜力?您对即将进行的中国之行有哪些期待?
布朗:这种互利成果是丰硕的。我14日邀请英国华侨华人代表到唐宁街10号做客,他们对英国多元社会的巨大贡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过,经济实例更好地反映了这种互利成果。英国现在是欧盟在华的最大投资国,而中国对欧盟的出口超过对美出口,所以中国对英国重要产业和服务业来说是一个巨大市场。在我访问期间,我们将宣布反映这种状况的新的贸易目标。
中国现在是世界制造业的领军者;英国是世界服务业和高技术产品的佼佼者。因而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其次,英中两国都面临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挑战。我对胡锦涛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不仅注重高增长,而且强调经济发展要与环境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等观点非常感兴趣。我相信我们与中国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合作潜力。因此,在我访问期间,我们将宣布一系列与学术、商务技能和地方管理相关的合作计划。
记者:首相先生,您认为两国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进一步扩大和加深经贸、文化、教育、科技及能源领域的双边合作?
布朗:现在来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空前,去年达到7.5万人。我认为我们还应全力扩大教育交流。在我访华期间,我们将宣布扩大面向年轻人和研究生的交流计划。
目前在大英博物馆举办的《秦始皇兵马俑展》已成为英国迄今最成功的展览之一,这也体现了英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极大兴趣。让我兴奋的是,英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文化节——"时代中国"下月将在伦敦拉开帷幕。
关于科技合作问题,英国科学家与中国科研人员合著的科研论文数量要超过欧洲其他任何国家。世界知名的英国研究理事会目前在北京开设了联合办事处。所以在我访问期间,我们有许多东西可以进一步探讨。
记者:中英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您认为两国应如何进一步协调与合作,为维护全球安全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布朗:正如你们所说,在这些问题上,英中两国协调立场至关重要。去年,两国在达尔富尔、缅甸和朝鲜等问题上进行了非常密切的合作。我认为,中国现在参与国际政治所产生的影响力,正在赶上其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发挥的巨大作用。对英国来说,与中国在国际问题上进行建设性合作,是我们外交政策的重点之一。
在经济上,我认为,现在没人怀疑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1978年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0.5%。而到去年,这一比例已超过6%,并将继续增长。与此同时,世界所面临的重大国际挑战也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对气候变化威胁的认识、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还是世界许多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的再度抬头等。作为世界舞台重要的政治参与者,英国和中国都需要一起合作来应对这些问题。
记者:英国作为欧盟大国,在促进中欧关系方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布朗:这点非常重要。作为欧盟成员国,英国与其他26个成员国在经济、环境和安全等方面进行合作具有独特的机会。欧盟在世界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国希望建立一个面向世界的欧洲,即对全球开放、对贸易开放、对不同理念开放、对投资开放。这就意味着与中国发展伙伴关系有着巨大机遇。确实,欧盟与中国已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英国将继续在欧盟内部坚持主张奉行正确的对华政策,以使中国和欧洲都能从全球化中受益,并在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气候变化方面加深合作。
记者:台湾当局极力推进"入联公投",极大损害了台海和平与稳定。首相先生,英国政府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如何?
布朗:自1972年英中互派大使以来,我们的一个中国政策始终未变。
我们希望看到台海紧张关系得到缓和,台湾问题得到和平解决。因此,我们反对台湾当局推动的"入联公投"。
我们欢迎台湾走向民主,但这种"公投"对台湾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会有任何改变。如若"公投"获得通过,将会造成该地区局势紧张。(本报伦敦1月15日电 记者王如君、新华社记者吴定保)
中英关系
1950年1月,英国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6月17日,中英达成互派代办的协议。1972年3月13日,两国签订了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第一位在职首相访华。1984年12月,撒切尔夫人再访中国,两国共同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历史上英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华。1997年7月1日,中英顺利完成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1998年,两国政府首脑成功互访,并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1999年10月,江泽民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英国。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2005年9月,布莱尔首相访问中国。2005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戈登·布朗 (Gordon Brown) 1951年2月20日生于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的一个牧师家庭,全名詹姆斯·戈登·布朗,是家中的第三个儿子。布朗在10多岁玩橄榄球时发生意外,致使左眼失明(直至今日发表演讲时,必用大号字讲稿)。他从小对政治有浓厚兴趣,12岁时开始为工党拉选票,并于1968年正式加入工党。
责编: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