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友表示,中美关系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在目前,美国大选还刚刚处于初选阶段,大多数竞选人的对华理念还不成熟,或者说,还没有经受政治搏杀的锤炼,因此,他们大多从个人感受或选民需求出发,阐述自己对中国的看法。
如民主党总统竞选人约翰爱德华兹,他自身就经历过父亲失业带来的家庭困苦,因此在保护普通工人利益上会格外起劲。
相比之下,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和迈克赫卡比都出身显赫,不会在贸易逆差和失业问题上有切身感受。
前景分析
此时持严厉立场未必将来都如此
“中国正在崛起,但它还没有领先。他们既非我们的敌人,也非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奥巴马曾这样说。
当然,即使各竞选人此时屡屡拿中国话题说事,展现强硬姿态,但他们将来未必都会对中国持严厉立场。在美国大选这台“政治绞肉机”中,一切问题都可能走样。
宋国友说,一般来讲,从美国两党的选民结构和政策传统上可以推理出,民主党在经贸、人权问题上会对华严厉一些,而共和党在军事、安全领域会显示出其强硬立场,尽管这不是绝对的。
如共和党竞选人罗姆尼曾表示:“如果我有幸当选总统,让中国在维护世界稳定方面成为我们的伙伴将是我(政策中)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成为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在许多方面,中国都真的很关键。”
美国现任总统布什的前亚洲问题首席顾问迈克尔格林认为,无论竞选人针对中国的言论多么刺耳难听,下一任总统大概都将像以往历届政府一样,采取有分寸的对华政策。这样说的理由就是,抨击中国可能会赢得选票,但新当选的总统很快就会认识到,处理复杂的美中关系需要一种更加谨慎的调子。
责编:李秀伟
更多相关新闻>>